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67562
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刘红梅 杨霞 司维 鲁碞 洪霞 宁侠 陈冬 吴小明 李涛 毛丽军
第1页

    参见附件(2472KB,3页)。

     阴虚阳亢证83例,痰浊上扰证122例,气虚清阳不升证51例。男性93例,女性163例。经交叉表卡方检验,各组男女比例无统计学意义。

    病种构成:本组病例所涉及疾病中后循环缺血85例,前庭周围性眩晕83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34例,脑血管病20例(脑梗死19例,脑出血1例),非特异性头晕14例,其他病例数较少的病种包括神经症、小脑占位、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病以及与颈椎病变相关的眩晕。

    2.2治疗前基线比较治疗前3组发作频率得分、持续时间得分、眩晕程度评分、头晕残障调查表评分等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1。2.33组总体疗效比较头晕残障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由眩晕导致的残障程度越高。详见表2。

    2.4不同证型疗效比较以证型为分层因素,头晕残障调查表治疗前后减分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5。

    2.5中医症状疗效比较阴虚型,治疗一周后,仅头胀一项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后所有症状疗效组间接近。痰浊型,治疗一周后,恶心中药组优于其他两组;容易疲倦一项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后,头晕症状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恶心一项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优于其他两组。气虚型治疗1周后,耳鸣的改善中药组+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后,眩晕中药组+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头沉疗效中药+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

    3讨论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广义的眩晕包括以旋转为主要症状的系统性(前庭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即头晕[3]。眩晕病因复杂,可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内科等多个学科。本研究纳入病例涵盖了后循环缺血、前庭周围性眩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脑血管病、非特异性头晕等十余类疾病。对眩晕这类复杂疾病,中医可发挥其辨证治疗的优势,即使病因不明确,也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本结果表明总体疗效,中药组DHI减分值高于西药组,而以中医辨证为分层因素,分别比较三种不同证型的疗效,痰浊型和气虚型眩晕的中药疗效较好。从单一症状疗效看,痰浊型和气虚型患者在主症(眩晕/头晕)的改善上中药均优于西药,而阴虚型的主症疗效则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直接影响了不同证型眩晕的总体疗效。

    化痰降逆止晕汤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而来,加入旋复花温胃降逆,对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作用明显,加泽泻加强利水渗湿作用,药理研究证实泽泻有利尿作用,通过利尿有助于减轻迷路水肿,从而利于改善眩晕症状。前期眩晕证候研究发现虚证眩晕中以脾气虚为主,兼有肾阳不足,因此健脾温阳补虚汤在健脾益气中加用补肾阳药物,较之益气健脾的常规治法疗效更佳。滋阴平肝定眩汤中平肝、熄风、清热作用较强,滋补肝肾之力较弱,整体上扶正之功逊于祛邪之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化痰降逆止晕汤、健脾温阳补虚汤的组方较滋阴平肝定眩汤更加合理,因此表现出了更好的疗效。

    眩晕作为各种不同疾病的共同症状,疾病性质对眩晕的疗效有直接影响。如陈清棠等应用美克乐治疗眩晕的开放性研究表明,大多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良性位置型眩晕和梅尼埃综合征均表现为轻、中度眩晕,应用美克乐疗效良好。而对于重型眩晕,如在脑干部前庭神经区域已形成梗死灶的脑干梗死,或是病程长、原因不明、不能肯定是血管源性疾病则效果一般[4]。本组病例不同证型的疾病构成比例有较大差异,气虚型和痰浊型中前庭周围性眩晕(包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比例远高于阴虚型,气虚型中占43.6%,痰浊型中占52.4%,在阴虚型中仅占27.8%,但在阴虚型中脑梗死占18.1%,又远大于气虚型的2.6%和痰浊型的4.9%。本研究的疗程为两周,前庭周围性眩晕在较短的疗程内相对容易取效,而脑梗死的恢复时间一般较长,因此,这两类疾病在三种证型中所占比重的不同可能影响了整体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辨证治疗眩晕有良好效果,在不同证型的眩晕中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形成差异的原因、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以及证候、病因与疗效的关系,在后续的研究中还有待观察与探讨。

    1)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No.CACMS05Y006)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

    [2]Fujino A,Tokumasu K,Okamoto M,et al.Vestibular training for acute unilateral vestibular disturbances:Its efficacy in comparison with antivertigo drug[J].Acta Otolaryngoly Suppl,199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7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