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38080
健脾化痰通脉方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30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魏玲玲
第1页

    参见附件(2807KB,5页)。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症状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up】[3]【/sup】中痰阻心脉证,观察胸闷、胸痛、气短、体胖多痰、身体困重等5个主要症状,采用症状积分法进行评分(症状消失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中医证候积分:每一症状分级分别计分,以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评价症状改善情况。

    1.6.2 实验室指标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的ImxAnalizer全生化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及血尿酸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up】[3]【/sup】。显效: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1项者:TC下降≥20%,TG≥40%,HDL-C升高≥0.26 mmol/L,(TC-HDL-C)/HDL-C下降≥20%;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升高0.104 mmol/L~0.26 mmol/L,(TC-HDL-C)/HDL-C下降10%~20%;无效:治疗后血脂检测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sup】2【/sup】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x±s)mmol/L

    2.3 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例(%)

    2.4 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均按疗程完成了观察,两组均未出现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等。治疗组治疗前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血尿酸等指标均未见异常;对照组治疗后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肝功能异常,嘱其停药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余有关指标未见异常。

    3 讨 论

    冠心病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疾病,血脂异常目前是公认引起冠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我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sup】[4]【/sup】指出,对于低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包括强化降脂在内的药物治疗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与介入治疗同样有效。研究证实【sup】[5]【/sup】,降脂治疗不仅可以防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还可以使病变斑块稳定及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正常化,从而减少粥样斑块纤维冒破裂,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共同的始动环节发生。因此,近年来对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强化降脂治疗已受到临床广泛重视,降脂治疗的益处也被很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目前已有多种西药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和贝丁酸类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其降脂疗效得到国际公认,但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大多存在一定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转氨酶升高、肌肉损害、停药后反跳等,尤其是合并肝功能异常者更是这类药物应用的禁忌。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血脂异常方面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不仅可以起到调控血脂的作用,而且能同时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诸病源候论·胸痹候》云:“胸痹之候,因虚而发。”强调了本病的性质特征为本虚标实,本虚者心、肝、脾、肺、肾等脏腑亏虚,心络失养不荣则痛;标实者痰浊、瘀血等阻于心络,不通则痛。血脂异常在中医文献中尚无记载,其内容散见于痰浊、肥人、胸痹、中风及眩晕等病。近年来,人们对血脂异常的中医认识在不断深入,现代许多学者认为,其与“痰浊”有一定的等同性。综合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论述,血脂异常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不节、好静少动、七情内伤及年老体衰所致。脏腑功能状态,尤其是脾脏的运化功能亦与之关系密切,如《景岳全书·杂症·痰饮》曰:“盖痰涎之化本于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进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由此可知,中医虽无此具体病名,但对该病的生理病理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故后世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成痰”之说。《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及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故痰生之。”痰浊存在于血脉使脉络壅塞不通而发生血瘀,痰瘀互结,胶着脉道,引起脉道狭窄甚至堵塞,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则出现“胸痹”“心痛”之证。由此可知,冠心病血脂异常的病机关键为“脾虚痰阻心脉”,其本在脾,其标在“痰”“瘀”,其病位在血脉。故治疗应以健脾化痰通脉为首选,而直达标本。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利水化浊,以治生痰之源。研究证实:黄芪多糖可降低血清TC、TG、丙二醛和内皮素的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一氧化氮活力,从而产生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血管,改变血管通透性,防止内皮细胞凋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sup】[6]【/sup】;白术多糖的免疫调解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的能力【sup】[7]【/sup】;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能降低大鼠TC、LDL-C及TC、TG、LDL-C与HDL-C的比值,阻止和延缓高脂血症的形成【sup】[8]【/sup】;泽泻渗利水湿,其水提物、醇提物均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模型血清TC、TG浓度,升高HDL-C浓度【sup】[9]【/sup】;山楂消食化积,尤善化肉脂之积,且能活血散瘀,山楂乙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TC、LDL-C、TG水平,升高LDL-C水平,有较好的降脂减肥、抗缺血缺氧、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sup】[10]【/sup】;决明子通便泻热,其提取物有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TG、TC、LDL-C的作用,明显提高HDL-C与TC的作用【sup】[11]【/sup】;丹参、三七均为活血祛瘀之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凝、抗纤溶、调节血脂、抗氧化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sup】[12]【/sup】。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健脾化痰通脉方对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有较好的调控血脂及改善临床症状的综合作用,其总有效率与辛伐他汀对照组接近(P>0.05)。且疗效相对稳定,并随疗程延续而更加明显。此外,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随访均未发现如他汀类和贝丁酸类药物应用中常见的肝功能损害(如转氨酶升高)、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对血糖、血尿酸及血肌酐水平均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推测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直接抑制肠道吸收、抑制内源性TC、TG合成、改善人体脂代谢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1] 牟善初,郑秋甫.新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64-669.

    [2]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教材编写委员会编.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全国培训教材[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07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