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343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翟德忠 王文学 王建伟 李凤利 伏光辉 刘宇梁 石佃勤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序贯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创伤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A组(18例)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4 d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3 d,总疗程7 d。B组(17例)以甘油果糖250 mL和20%甘露醇250 mL 6 h~8 h 1次交替静脉输注,疗程7 d。C组(14例)全部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7 d。D组(16例)全部应用甘油果糖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7 d。上述各组7 d后依病情好转程度酌情减少脱水剂用量。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体征、脑水肿、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效果各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22;χ24.930,P0.026)。肾功能异常在第3天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比较C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44)。电解质变化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疗效好,副反应低。

    关键词:脑水肿;甘油果糖;甘露醇;序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1 R2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7-0826-03

    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加重和死残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甘油果糖、甘露醇单独或联合治疗脑水肿的报道已经很多,并已得到公认,但将两者序贯使用治疗脑水肿的报道尚少。序贯使用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疗效确切,副反应低[2]。为进一步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序贯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6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不同方法脱水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7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入选标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3分~8分;治疗前行头颅CT扫描,脑水肿诊断参考头颅CT或MRI检查和主要临床表现;开始接受治疗距受伤<24 h;无多发伤和(或)复合伤;无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及高血压病病史;无可疑吸毒或静脉药瘾史。病例随机分为4组。A组序贯使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18例);B组联合使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17例);C组单独使用甘露醇(14例);D组单独使用甘油果糖(16例)。4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4 d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3 d,总疗程7 d。B组以甘油果糖250 mL和20%甘露醇250 mL 6 h~8 h 1次交替静脉输注,疗程7 d;C组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7 d;D组应用甘油果糖250 mL静脉输注,(3~4)次/天,疗程7 d。各组7 d后依病情好转程度酌情减少脱水剂用量。

    1.3 观察项目 治疗期间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的变化,并经常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常规,对比4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CT或MRI,以明确脑水肿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影像指标为主,临床观察为辅确定治疗效果,两指标结果不一致时,以疗效较好者计算。CT或MRI检查判定标准,显效:脑水肿范围比用药前减少75%以上;有效:脑水肿范围比用药前减少25%~74%;无效:脑水肿范围比用药前减轻24%以下。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在用药24 h后减轻,3 d~5 d后消失;有效: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在用药48 h后减轻,5 d~7 d后消失;无效:用药7 d后临床症状无缓解。肾功能、电解质比较,入院时及治疗后每2天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血钾>5.5 mmol/L或<3.5 mmol/L,血钠>145 mmo1/L或<135 mmol/L为电解质紊乱;血肌酐>132 μmol/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