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35907
改善微循环障碍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薛周山 王保奇 殷子杰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观察改善微循环障碍对高血压病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病人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予常规降压药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对照组予卡托普利等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甲襞微循环。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可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微循环障碍(P<0.05)。结论 微循环障碍的改善对治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甲襞微循环;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0908-02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靶组织器官(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等)对胰岛素生理反应的敏感度降低,需要较高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才能维持胰岛素正常生理功能,临床上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HIS)。大量研究证实IR和HIS能诱发血压升高,高血压(EH)病人存在IR,在高血压病人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58.0%[1]。而IR 的发生可能与微循环障碍即受体前抵抗有关。本研究采用改善微循环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胰岛素抵抗病人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根据1999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以及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证实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选择符合以上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2级及以下病人65例, 排除3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孕妇、哺乳期妇女、中重度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不能停用其他降压药物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8.00岁±12.34岁;病程14.62年±9.17年;体重指数(26.62±3.47)kg/m2;收缩压165.6 mmHg±11.4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4.1 mmHg±7.9 mmHg;合并高脂血症17例,合并糖尿病1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6.0岁±11.4岁;病程15.34年±8.63年;体重指数(25.49±3.35)kg/m2;收缩压164.8 mmHg±9.2 mmHg,舒张压95.2 mmHg±10.7 mmHg;合并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两组治疗前均停用其他降压、降脂药2周以上后进入观察期。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卡托普利(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3020880,每片25 mg) 每次12.5 mg,每日3次。未达到目标血压时,可加服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558)8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合并糖尿病患者,继续服用原来的降糖药。

    1.3 观察指标 所有入选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记录测量血压;治疗前、治疗4周末进行甲襞循环、血糖、血清胰岛素(INS)检查。并据此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SI),ISILn(1/FPG×1/INS)FPG为空腹血糖。甲襞循环障碍的观测:于治疗前后采用甲皱微循环检查,仪器系XG-5型微循环摄影体视显微镜。检查左手无名指甲皱微循环状态。评定方法采用田氏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法,分四个项目(管袢形态积分,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状态积分,总积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 降压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或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 mmH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