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35906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73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李变花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观察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选择标准的该病患者13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予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66例用波依定或施慧达,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疗效优于单纯用波依定或施慧达。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

    中图分类号:R541.4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0910-01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阴阳平衡失调,其病变在“肝”,其根源在“肾”。过去由于营养不足,过度劳作,耗损真阴,多由肝阳上亢或肝肾阴亏而导致阴虚阳亢,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通常是调节阴阳,多采用平肝潜阳,滋阴清热之药物。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体质也渐趋转化。肥胖患者日益增多,痰湿内盛之人愈发普遍。心脑血管疾患者群众多,对高血压的积极控制就更显重要。临床运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现将73例高血压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按标准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同时经临床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等[1]。体质偏胖,舌红或淡红,苔白或微黄腻,脉濡数或沉细,辨证为痰湿内盛,风痰上扰或有夹热夹瘀之象[2]

    1.2 一般资料 符合以上纳入标准的患者139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48.2±10.7)岁;对照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48.6±11.3)岁,两组资料类似(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服用波依定1片,每日2次;或施慧达1片,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基础方:半夏、枳实、竹茹各10 g,陈皮12 g,茯苓15 g,天麻10 g,白术10 g,炙甘草6 g。痰湿盛者加苡仁15 g,白蔻仁、车前子各10 g,健脾利湿化痰,或加玉金、石菖蒲各10 g开窍豁痰;热象明显者加黄连3 g,或连翘10 g;瘀阻明显者加丹参30 g,川牛膝15 g或加赤芍、当归各10 g,活血祛淤;风象明显者加白蒺藜、钩藤、罗布麻各10 g,平肝熄风定眩。每日1剂,水煎2次取浓汁450 mL,早晚分服。同时要求所有病人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两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20 mmHg,但未降至正常;同时TC下降≥20%或TG下降≥40%。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已达正常范围;或下降10 mmHg~19 mmHg,但未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同时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优于对照组的69.7%(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