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35216
基于TOAST分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谭明贤 陈胜利 周杰
    参见附件(12kb)。

     本组资料发现CE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病情重,重病例所占比例也较大,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明显低于其他亚型,临床疗效最低。因CE患者的栓子来源于心脏,较来源于动脉的栓子大,多栓塞大血管,甚至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或者双侧大脑动脉,梗死体积大,脑组织损伤重。CE梗死后出血也较多见,伴发出血后抗凝治疗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ACI患者的预后。因而CE病情重,疗效不佳,预后差。而SAO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最低,病情最轻,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最高,疗效最好。因SAO发病机制多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穿支动脉病变,大血管病变不明显,脑组织损伤轻,功能影响较小,故预后较好。本研究数据与2000年美国Petty等[6]的结果相同,说明本研究分型的准确性及数据的一致性。Adams等[7]将TOAST分型及NIHSS评分结果与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的演变进行了比较,发现NIHSS能很好地提示患者的预后。评分≥16分的患者死亡率或致残率较高,而评分≤6分的患者预后较好。本组资料CE患者NIHSS评分(20.11±1.42)分,结果也提示其将来预后较其他亚型为差。

    总之,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的意义在于了解发病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对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Bendixen BH,Kappelle LJ.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TOAST.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J].Stroke,1993,24:35-41.

    [3] 吴丽娥,刘鸣,张月辉,等.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292-295.

    [4] Amarenco P,Bogousslavsky J,Caplan LR,et al.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The A-S-C-O(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J].Cerebrovasc Di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