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35857
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红花注射液疗效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唐祖军 林卫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红花注射液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脑血流评分(TIBI)为Ⅳ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使用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治疗。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统计治疗前后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 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S/D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红花注射液具有增效作用。

    关键词:持续经颅多普勒监测;红花注射液;脑血流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3 R28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1002-02

    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通常只被当做一种检查和监测手段,临床上常忽视了它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不仅能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监护,还对一些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1],国外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研究实验。本研究采用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了持续经颅多普勒监测对红花注射液药物作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61例由经颅多普勒检查,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异常增高,伴有血流频谱紊乱(频窗消失、涡流伴杂音),脑血流评分(TIBI)为Ⅳ级的病人。排除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血流速度增快,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不能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病人及颞窗闭合而需要经过眼窗检查的病人。

    将病人根据入院顺序,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63岁~81岁,平均66岁;38条病变血管。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61岁~79岁,平均67岁;41条病血管。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诊断标准 国际上通过比较TCD检查与血管造影结果建立了TCD诊断标准[2]。TIBI使用TCD进行评价,共分为6级[3]。0级:无血流信号(不能发现节律性脉动血流信号);Ⅰ级:微弱血流信号(收缩峰时间和流速变化,无舒张期血流信号);Ⅱ级:钝的血流信号(收缩峰上升平坦,舒张期存在血流信号,PI<1.2);Ⅲ级:衰减血流信号(收缩峰上升正常,舒张期末有血流,平均血流速度比对侧降低>30%);Ⅳ级:狭窄血流信号(平均血流速度>80 cm/s并且比对侧增快>30%);Ⅴ级:正常血流信号(平均流速差<30%,波形与对侧相似)。

    1.3 研究方法 使用设备:Delica经颅多普勒脑血管病诊断/监护系统。产品型号:EMS-9EA-2P;2 MHz的监护专用超声探头;专用固定头架。对照组予红花注射液(成都天台山有限公司生产)20 mL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1次/日,静脉输注过程中给予病变的大脑中动脉持续经颅多普勒监测30 min,选择500%的功率,14 d为1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 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S/D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查指标的变化(x±s)

    3 讨 论

    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无创伤性的检查,能反映颅内外各血管及分支的血流动力学状况[4]。通常只被当做一种检查和监测手段,忽视了它的治疗作用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本质上是一种对血管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超声波照射。

    有资料表明,亚洲缺血性卒中患者以颅内血管狭窄多见,在狭窄的颅内血管中以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最为多见[5],早期干预治疗对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有重要的意义。经颅多普勒监测联合药物治疗具有对病变血管针对性强、疗效明显增强的特点。超声波对药物作用的增强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主要是超声波能引起组织内物质运动,使离子和胶体的通透性增强[6];增强组织细胞半透膜的弥散作用、细胞代谢[7],达到增强药物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斑块消融及溶栓等作用,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本项目通过应用超声波的振动效应、空化作用、温热效应等理化作用,对病变血管产生压力梯度,使更多的药物分子进入病变组织,而且体外超声能加速血液中溶栓药物向血栓内渗透[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