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关键词:病史,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谢莉萍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谢莉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将其分为斑块组(70例,46.7%)与非斑块组(80例,53.3%)。对两组病人进行常规指标采集与实验室指标检查,对各指标项目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T2DM病程、体重指数(BMI)、 收缩压(SBP)、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T2DM病程、SBP、LDL-C进入方程,提示该6项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史、T2DM病程、SBP、LDL-C等是T2DM合并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相关脑血管并发疾病的整体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危险因素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高的趋势[1]。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数据显示[2],全球的T2DM病人总数已接近4亿,且在20岁~79岁人群中患病率达到8.3%,其中我国的T2DM病人数量大概为9 840万,排世界第一位,预计至2035年该数字将攀升到1.5亿左右。相关研究证实[3],有不少T2DM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大血管病变,尤以心脑血管病变为其致残、致死主要诱因。故此类大血管病变若能获得及时诊断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2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联系。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