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7年第21期
编号:224441
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中青年颈椎病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鍏抽敭璇嶏細活动度,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毛桂华,吕 军,闫恒志,张 伟,郭立霞,杨伟庆,王文利,刘美苓,姬伟强

    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中青年颈椎病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毛桂华,吕 军,闫恒志,张 伟,郭立霞,杨伟庆,王文利,刘美苓,姬伟强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中青年伴随颈椎病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0 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颈椎病中青年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拔罐结合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颈椎活动度积分变化以及颈部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有效率95.3%)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治疗后中立位曲度[(30.9±5.7) mm比(25.4±6.2) mm]、最大屈位角[(27.8±3.7) mm比(22.3±5.6) mm]、最大伸位角[(28.1±2.4) mm比(25.0±3.7) mm],以及颈曲深度[(7.4±1.5) mm比(6.2±1.8) m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疼痛积分[(0.69±0.42)分比(2.07±0.58)分]、颈椎活动度[(0.68±0.32)分比(1.38±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采用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颈椎病;曲度牵引;中频治疗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常因遭受风寒、慢性劳损、外伤所致[1]。现代人多因工作生活中长期低头使用手机、久坐使用电脑等引发颈椎不适,该病在中青年中尤为多发。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主要因椎动脉颅外段因颈部病变引发血流障碍所致,病人常感到自身或外物的漂移、旋转、翻滚或浮沉感,严重时伴有呕吐、恶心、耳鸣,甚至视线模糊[2]。对于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如不加以重视,容易引发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甚至脊髓发生压迫或刺激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3]。目前临床上对于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及治疗诊断尚存争议[4-5],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通过改善颈椎动力平衡及椎动脉血供情况,进而改善病人眩晕等症状,对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出现眩晕症,严重者伴有呕吐、恶心、上肢出汗、心律不齐等症状;②颈部僵硬,出现放射痛或压痛感,且转颈试验为阳性;③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出现颈椎曲度改变、颈椎退变、骨质增生、关节不稳等症状;④年龄16岁~40岁;⑤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01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