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3A-0623-01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是指分离和清除病人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还输其正常成分的一种有效迅速的辅助治疗手段。我科采用此方法配合药物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人32例,取得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2007年1月我科住院病人32例,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6岁—64岁;全部病人均有颜面部绛紫色,高血压,肝脾肿大5例,1例病人发生脑梗死。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8岁—70岁;皮肤黏膜出血3例,肝脾肿大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3例,男8例,女5例;肝脾肿大12例;所有病人均有头晕、乏力等高黏滞血症。
1.2 方法 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美国Baxter),应用1—血小板收集程序(血小板去除)及3淋巴细胞收集程序(白细胞去除和红细胞去除),选取病人两侧肘部静脉(返血管路可选大隐静脉),双针连续循环,复方枸橼酸钠(ACD-A)抗凝,全血流速40mL/min-70mL/min,循环血量4000mL-10000 mL。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所有病人头晕、乏力等高黏滞血症表现有不同程度改善,21例肝脾肿大病人有2 cm-4 cm不等的回缩。PV病人经1次—2次分离术后血红蛋白由223(190-241)g/L下降到139(121-168)g/L,颜面部绛紫色好转,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明显下降;ET病人经1次-3次分离术后血小板计数由1498(652-1920)×109/L下降到501.4(312-580)×109/L;CML病人经1次-3次分离术后,白细胞计数243(120-542)×109/L下降到89(50-314)×109/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用物及环境的准备 分离室按常规消毒,保持适宜温度(22℃-25℃)、湿度(50%-60%),湿度过大或过小会影响机器的运行。机器预热,初始化进行性能的检测及压力基线的建立,安装管路、程序的选择,备好常规急救药品器材、监护仪等。
, http://www.100md.com
3.1.2 病人的准备 采集前遵医嘱复查血常规、血钙、凝血因子等,并输注低右、丹参等降低血液黏度,水化及碱化尿液。术前晚给予牛奶200 mL-500 mL、术晨给予葡萄糖酸钙20 mL-40 mL,防止低钙抽搐,术前静注地塞米松5 mg预防变态反应。同时针对病人不同心理做好心理疏导,讲解血细胞去除术的目的、优点及安全性,静脉穿刺由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取得病人信任,减轻其焦虑与恐惧,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2 术中护理
3.2.1 指导病人配合手术 协助病人取较为舒适体位,由于单采术时间较长,固定体位2 h-4 h,病人会感到肢体麻木、手臂酸痛,本组病人均有此不适感,协助挪动手臂位置及给予按摩四肢,减轻疲劳不适。2例病人因手固定不良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后给予重穿。医护人员经常询问病人,特别注意言谈,用鼓励和安慰性语言,使其放松,稳定情绪。
3.2.2 密切观察机器的运行情况 每隔10 min记录1次全血流量、血浆流量、抗凝剂滴速。滴速过慢易导致血液抗凝不充分,不利于血液成分的去除;过快过量进人体内,易导致低钙抽搐。及时处理采集过程中机器报警,本组中进血管路血流不足报警占68%,返血管路报警25%,其他占7%。根据不同报警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保证分离术顺利进行。
, http://www.100md.com
3.2.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红细胞去除术的病人术中给予心电监护及严密观察病人的心律、心率、血压、面色变化,另开一条静脉通路。1例病人出现短暂血压下降,经积极补液,数分钟后好转。耐心听取病人主诉,了解病人有无四肢麻木、心慌等低钙血症的现象。在本组中有4例诉口唇、面部发麻,经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加50%葡萄糖20 mL后10 min左右消失,去除术过程中使用的ACD-A抗凝剂与病人的离体循环血液相结合,在回输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结合,可使病人出现低血钙症状,如口唇麻木等。因术前使用地塞米松,本组无一例发生变态反应。
3.3 术后护理 ①穿刺处的保护:去除术采用的是16号采血针,故穿刺针眼较大,术后拔针后要予长时间按压,以免出血或局部血肿,并予消毒及敷贴保护,嘱病人24 h内保持穿刺处干燥、以防感染。本组拔针后无一例血肿发生。②术后病人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故应嘱病人术后4 h尽量卧床休息,起床动作宜缓慢,以免发生晕厥;③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血中异常增高的病理成分,本身有凝血机制异常,术中需使用抗凝剂,需警惕术后出血与血栓形成。④术后应及时检查血常规,以了解分离效果,做好各项记录。
4、小结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病,共同点为骨髓系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程度不同增加,成熟分化基本正常,以至外周血细胞过度增殖,由于血细胞过度增多,病人大多出现血液淤滞、黏稠度增加、肝脾肿大等表现。单纯药物治疗见效较慢,毒副反应较大,并发症多,使其疗效较差。我科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迅速将过高的异常成分降到一定范围,能够很快减轻病人症状,为随后的药物治疗提供有利时机,同时也减轻了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术前针对病人作详细讲解,消除病人顾虑,并指导病人配合手术,加强术中监护,及时处理血细胞分离术的不良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本文编辑:郭海瑞, 百拇医药(李晓屏)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是指分离和清除病人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还输其正常成分的一种有效迅速的辅助治疗手段。我科采用此方法配合药物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人32例,取得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2007年1月我科住院病人32例,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6岁—64岁;全部病人均有颜面部绛紫色,高血压,肝脾肿大5例,1例病人发生脑梗死。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8岁—70岁;皮肤黏膜出血3例,肝脾肿大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3例,男8例,女5例;肝脾肿大12例;所有病人均有头晕、乏力等高黏滞血症。
1.2 方法 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美国Baxter),应用1—血小板收集程序(血小板去除)及3淋巴细胞收集程序(白细胞去除和红细胞去除),选取病人两侧肘部静脉(返血管路可选大隐静脉),双针连续循环,复方枸橼酸钠(ACD-A)抗凝,全血流速40mL/min-70mL/min,循环血量4000mL-10000 mL。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所有病人头晕、乏力等高黏滞血症表现有不同程度改善,21例肝脾肿大病人有2 cm-4 cm不等的回缩。PV病人经1次—2次分离术后血红蛋白由223(190-241)g/L下降到139(121-168)g/L,颜面部绛紫色好转,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明显下降;ET病人经1次-3次分离术后血小板计数由1498(652-1920)×109/L下降到501.4(312-580)×109/L;CML病人经1次-3次分离术后,白细胞计数243(120-542)×109/L下降到89(50-314)×109/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用物及环境的准备 分离室按常规消毒,保持适宜温度(22℃-25℃)、湿度(50%-60%),湿度过大或过小会影响机器的运行。机器预热,初始化进行性能的检测及压力基线的建立,安装管路、程序的选择,备好常规急救药品器材、监护仪等。
, http://www.100md.com
3.1.2 病人的准备 采集前遵医嘱复查血常规、血钙、凝血因子等,并输注低右、丹参等降低血液黏度,水化及碱化尿液。术前晚给予牛奶200 mL-500 mL、术晨给予葡萄糖酸钙20 mL-40 mL,防止低钙抽搐,术前静注地塞米松5 mg预防变态反应。同时针对病人不同心理做好心理疏导,讲解血细胞去除术的目的、优点及安全性,静脉穿刺由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取得病人信任,减轻其焦虑与恐惧,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2 术中护理
3.2.1 指导病人配合手术 协助病人取较为舒适体位,由于单采术时间较长,固定体位2 h-4 h,病人会感到肢体麻木、手臂酸痛,本组病人均有此不适感,协助挪动手臂位置及给予按摩四肢,减轻疲劳不适。2例病人因手固定不良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后给予重穿。医护人员经常询问病人,特别注意言谈,用鼓励和安慰性语言,使其放松,稳定情绪。
3.2.2 密切观察机器的运行情况 每隔10 min记录1次全血流量、血浆流量、抗凝剂滴速。滴速过慢易导致血液抗凝不充分,不利于血液成分的去除;过快过量进人体内,易导致低钙抽搐。及时处理采集过程中机器报警,本组中进血管路血流不足报警占68%,返血管路报警25%,其他占7%。根据不同报警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保证分离术顺利进行。
, http://www.100md.com
3.2.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红细胞去除术的病人术中给予心电监护及严密观察病人的心律、心率、血压、面色变化,另开一条静脉通路。1例病人出现短暂血压下降,经积极补液,数分钟后好转。耐心听取病人主诉,了解病人有无四肢麻木、心慌等低钙血症的现象。在本组中有4例诉口唇、面部发麻,经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加50%葡萄糖20 mL后10 min左右消失,去除术过程中使用的ACD-A抗凝剂与病人的离体循环血液相结合,在回输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结合,可使病人出现低血钙症状,如口唇麻木等。因术前使用地塞米松,本组无一例发生变态反应。
3.3 术后护理 ①穿刺处的保护:去除术采用的是16号采血针,故穿刺针眼较大,术后拔针后要予长时间按压,以免出血或局部血肿,并予消毒及敷贴保护,嘱病人24 h内保持穿刺处干燥、以防感染。本组拔针后无一例血肿发生。②术后病人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故应嘱病人术后4 h尽量卧床休息,起床动作宜缓慢,以免发生晕厥;③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血中异常增高的病理成分,本身有凝血机制异常,术中需使用抗凝剂,需警惕术后出血与血栓形成。④术后应及时检查血常规,以了解分离效果,做好各项记录。
4、小结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病,共同点为骨髓系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程度不同增加,成熟分化基本正常,以至外周血细胞过度增殖,由于血细胞过度增多,病人大多出现血液淤滞、黏稠度增加、肝脾肿大等表现。单纯药物治疗见效较慢,毒副反应较大,并发症多,使其疗效较差。我科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迅速将过高的异常成分降到一定范围,能够很快减轻病人症状,为随后的药物治疗提供有利时机,同时也减轻了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术前针对病人作详细讲解,消除病人顾虑,并指导病人配合手术,加强术中监护,及时处理血细胞分离术的不良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本文编辑:郭海瑞, 百拇医药(李晓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