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护士》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607848
新教师护理操作技能岗前培训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家庭护士》 2008年第4期
新教师护理操作技能岗前培训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4A—0929—02

    教师是形成教育能力的主体,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护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教师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提高学生素质非常重要。我校是几年前升格的一所普通专科学校。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加速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严格考核,有计划地从高校吸收优秀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此外,通过重点考察从医院临床一线引进业务骨干,优化护理专业师资队伍。但这些优秀毕业生及临床一线骨干同从事一定时期教学工作的老教师相比存在差距。新教师在教学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准备,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不少问题。为了使新教师尽快地进入角色,承担起教学工作,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我教研室对新教师上岗前进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通过量化考核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来校的6名新教师,均为女性;年龄19岁~30岁(25.5岁±2.5岁);3名为高校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3名为从临床一线调入的业务骨干;本科5,专科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3名。

    1.2方法

    1.2.1确定指导教师及培训时间 新教师进校后由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商量选聘教龄在10年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业务水平较高、专业知识牢固、思想素质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为指导老师。培训时间为2005年7月~2005年10月,每天08:00~11:30,15:00~18:30,晚上不做要求。

    1.2.2制订培训计划及培训方式①培训计划:针对目前护理教师缺编,经过3个月的培训就要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的现状,要求新教师尽快掌握临床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有关理论。首先采取摸底考试,然后有的放矢进行培训。培训中,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采取指导教师主动性与新教师主体性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新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选用喻坚主编的《护理学基础》教材,根据湖南省卫生厅制订的操作考核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并对流程稍做修改。从自身准备、用物准备、操作流程、终末质量及理论回答等5个方面统筹制订计划及考核标准。培训分4个阶段进行:前3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为三基训练的基本操作,第4阶段复习前几个阶段操作项目,每次操作都有指导教师在护理示教室进行示范。②培训方式:看一模仿一分析一操作(检验)一总结一复习。看录像及指导教师做1次,新教师模仿做几次,分析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动作要领及目的,再重做看效果,效果不理想就再练,直到满意为止。训练地点在模拟病房。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新教师操作训练全过程的指导、培训、监控;新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反复练习,发挥新教师的主动性。

    1.2.3评价方法

    1.2.3.1 自我评价①新教师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必要性认识,包括很有必要、有必要、没有必要。②新教师对培训的自我评价还包括提高很大、提高较大、提高较小。

    1.2.3.2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2 结果

    2.1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结果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必要性的认识。6名接受培训的新教师中4名认为很有必要,2名认为有必要。

    2.2新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见表1)

    3 讨论

    3.1加强操作技能训练的必要性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由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操作技能是护理实践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计划的对新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是不容忽视,学会一项操作技能也并不容易。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一项技术的形成需要经过认知、强化、自如三个连续阶段。所以,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对新教师进行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新教师对此非常认可,认识到只有自己的操作技能规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规范,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新教师操作技能规范和提高。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是护理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护理院校毕业生及临床一线护士充实到护理教学队伍,为护理教学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保证良好师德和护理技术的决定条件,高素质的护理教师队伍必须由高素质的护理教师组成。所以,青年教师的培训就成为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工作。

    3.3对新教师坚持岗前培训的目的一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和人生观;二是执行导师制,为新教师配备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治学严谨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三是为新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新教师自学;四是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动手能力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既是讲师、副教授,又是主管护师的“双师型”人才。

    4 体会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新教师掌握基本技能,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同时,也规范了护理操作技术,认识到要全面提高新教师护理操作水平,必须重视岗前培训,而一支优秀的护理教师队伍是提高护理教学的保证。, 百拇医药(赵亚珍 欧德云 李吾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