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36380
东方审美“同情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性审美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9期
     【摘 要】 东方审美“同情观”不仅影响着中国各民族远古神话、传说的形成,而且也影响着古代性审美活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2)“物我不分”、“物我同一”的性审美方式;(3)“天人合一”与崇尚野合。

    【关键词】 东方审美“同情观”; 性审美; 天人合一; 野合

    史前人类对黑夜的降临、严冬的出现、日蚀月蚀、暴风骤雨、雷鸣电闪、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极为恐惧与不解。但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发现,人类的繁衍与死亡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草木枯萎返青一样,都显示出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因此,史前人类就推测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同人类的生命一样,万物皆有灵,活动愈大的对象物活感也愈强,生命力和情感也会愈充分。自然物与人之间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天人合一,可以相互感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甚至可以相互转换。在这种朴素的“万物皆有灵”的观念支配下,形成了东方审美“同情观”。

    东方审美“同情观”以天人合一、万物同情同构、物我交感、物我互渗的眼光看待人类与自然物,把自然对象的生命同自身生命加以类比,从而形成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对于人或自然界的生命有利的、有益的的东西就是美的善的;对于人或自然界的生命具有伤害性的、危及生命安全的东西就是丑的、恶的。审美时常常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象征人类。

    东方审美“同情观”不仅影响着中国各民族远古神话、传说的形成,如《精卫填海》、《西游记》、《聊斋志异》等都打上了“万物有灵”、“物我交感”、“物我互渗”、“生命一体化”的烙印,而且在性活动中,尤其是性审美活动中皆体现了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

    古代在性审美时,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性审美时,以能体现充盈的生命之气、以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能促进生命繁衍为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