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09667
廊坊地区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杨丹玮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3讨论

    3.1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特点

    本研究中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1%,与国内28个省级单位高中生5.9%[4]的发生率接近。发生率之所以稍低于之前的研究,可能是因为本研究只统计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学生的性行为中无保护性行为占大多数。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初中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高于高中生,表明无保护性行为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但是,远低于美国47.8%[5]的发生率,虽然我国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低于西方国家,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第一,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性行为的态度较为保守,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谈性色变,中学生在性意识萌发的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性健康知识,从而为无保护性行为发生埋下隐患。第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我国中学生的传统性观念遭受多种信息的巨大影响,为无保护性行为发生埋下另一隐患。第三,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低检出率可能也和中学生受社会期许效应影响而做出的隐瞒有关。

    对曾有过无保护性行为的中学生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人群特征和规律:第一,男生的无保护性行为高于女生。这一点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一致[4,6],说明中学生中男生比女生更易发生性冲动,可以对男生进行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以帮助降低整体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第二,独生子女的无保护性行为高于非独生子女。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缺乏纪律性等特点有关。第三,在所有年级中,高二学生无保护性行为报告率最高,说明在制定性教育方案时,把握好进行预防无保护性行为教育的关键期至关重要,从根源上防止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第四,生活在单亲及离异家庭的中学生无保护性行为报告率最高,这也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7,8];生活在核心家庭或大家庭的学生不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