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特征与实践逻辑:偶遇性性行为的本土化研究(2)
与国外研究的如火如荼相比,国内学术界关于偶遇性性行为的研究显得冷清了很多,少数触及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也多从流行病学或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简单呈现偶遇性性行为与性病、艾滋病感染风险的相关性或者初步分析影响偶遇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障碍因素[11]。很少有研究者对国内偶遇性性行为的现状、规律及实践逻辑进行实证分析,尤其是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更缺乏。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就提出了性行为镶嵌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之中的观点[12]。与此观点相呼应,近年来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工作实践也明确地揭示出: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是广泛地构建在人群的生活史、社会关系、人际交流、亚群体环境以及社会阶层、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等各个方面因素的混合影响中。因此,有效的艾滋病干预策略必须建立在对某种类型的高危性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实践逻辑的充分了解基础上。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传统是不一样的,发迹于欧美的偶遇性性行为的概念和理论可能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情境。那么,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偶遇性性行为有着怎样的本质特征和实践逻辑?在艾滋病预防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偶遇性性行为又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使得我们必须展开本土化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