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快车.百岁养生》 > 20137
编号:13725022
莫把“老了”挂嘴边

     前段时间去公园散步,碰到一位长辈,我很有礼貌地问候了一句:“好久没见,您身体不错啊。”阿姨特别谦虚地回我说:“老了,不行啦。”我当时心里一动,阿姨也算不上多老,五十多岁的年纪,为什么就把“老了”挂嘴边了?

    其实,谁都知道,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客气话,但若总是这样念叨,说不准就成了自我暗示,潜移默化的时间长了,心态也就变老了,生活自然会跟着受到影响。最近,英国某健康小组的国际健康医疗研究报告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45—54岁人群中,约有54%已把自己看成是老人;28%想到自己变老会心情沮丧。而在法国,32%被调查者认为超过80岁才是老年。这样巨大的差别,或者真与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不无关系。

    孔子早有古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本意就是说,年轻时血气方刚,遇事容易冲动,看问题容易片面,对挫折比较敏感;经历了人生后,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多了,见的事多了,心态就比较平和了,看问题也比较客观全面。

    在平常生活中,不妨多想想这些积极的方面,别有事没事把“老”字挂在嘴边;别人夸一句,也不妨学学老外,心安理得地承受着,暗示自己,我还很年轻,还可以做很多事。人老心不老,自然眼界就开阔了许多,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荷敏)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