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12568652
别把抗生素说成消炎药

     在我国,人们已经习惯将抗生素叫做“消炎药”,几乎每家每户的药箱里都放着几盒“消炎药”。很多人认为,阿莫西林、“头孢”等“消炎药”是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最有效的药物,甚至是包治百病的灵药。笔者认为,导致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习惯性地把“抗生素”叫成了“消炎药”。

    通常,临床医师会把两类药叫做“消炎药”,一类是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等。医生很少会将抗生素叫做消炎药,专业的医药学著作里也绝不会把抗生素叫做消炎药。

    抗生素也叫抗菌药,其药理作用是对抗或清除人体内发生的细菌或支原体等敏感菌(对抗生素敏感的病菌)感染。人们在发生敏感菌感染后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由敏感菌感染引发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就可迅速消失。抗生素的这种“消炎”作用是其与患者体内的敏感菌进行对抗并取得胜利后获得的。患者体内的炎症若不是因发生敏感菌感染而导致的,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就不能取得“消炎”的作用。

    医生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时,必须对其具体的病因及受损部位进行总结。例如,医生若确诊患者的病情为“细菌性肺炎”,说明患者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其受损部位是“肺部”。如果医生仅对患者说“有炎症”,并不是对其所患的疾病做出了诊断,而只是想描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炎症大致可分为无菌性炎症(如关节炎等)和感染性炎症(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患者在发生无菌性炎症时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不会取得任何疗效,在发生感染性炎症时应根据感染病菌的种属及发生感染部位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否则也难以取效。例如,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患者若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本无法取得改善病情、缩短病程等作用。此病患者只需多休息,多喝水,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其病情就可自愈。在临床上,我们常对感冒患者开玩笑地说:“你的病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

    纠正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应该从为抗生素正名开始。(李志毅)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