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107237
濮存昕:自强不息找回健康与快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健康必读》 2006年第2期
     印象中的濮存昕是《雷雨》中的周萍、《茶馆》中的常四爷、《英雄无悔》中的高天、《洗澡》中的刘大明……无论是在舞台上、银幕里、还是照片海报上,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总是一种无法言语的魅力,打动着每一个观众。在演艺生涯中,濮存昕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他为艾滋病人所付出的爱心也同样感人至深。他是中国第一个“防艾形象大使”,他健康、亲和、阳光、负责的形象,让许许多多人战胜了恐惧,消除了误解,勇敢地伸出双手回归社会继续与病魔战斗,或是用点点滴滴的关怀温暖他人。

    从一位演艺圈明星到成为家喻户晓的首位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在濮存昕名人光环四射的背后,人们可曾想到,他却有过小儿麻痹症的痛苦经历……

    曾经自卑的童年向往健康

    1953年7月,濮存昕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导演。不幸的是,他在一岁多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当时,父亲苏民接到电话,顿感五雷轰顶,因为那时患这种病的孩子很多,几乎无一例外地留有后遗症。

    母亲贾铨的嫂子在卫生部工作,建议他们去找儿童医院的中医关大夫。关大夫果然有几分神奇,不久,护士打电话说濮存昕大脚趾头能动了,过了几天,护士又打来电话说濮存昕小脚趾也能活动了,脚脖子也能活动了。濮存昕上小学时,小儿麻痹后遗症已很严重,只好用一个四条腿的板凳当拐杖。

    在他升入中学时,还必须依靠拐杖走路。他每天拄拐杖去上学,本来就一瘸一拐的,再加上路面不平,经常会摔跟头,于是同学们总是在一旁笑他。有一次,在上学路上,濮存昕一不留神摔倒了,在一旁的同学又聚在一起取笑他。他倔强地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看了看正在取笑他的同学,非常自信地说:“你们笑什么,是学校的路不平,又不是我的脚不平。”说完,他头也不回地朝学校的方向走去。

    一天早晨,苏民偶然发现濮存昕背着书包架着单拐出了大门,到了门外他将单拐夹在腋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