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64286
“狗患猛于虎”:最大的威胁是狂犬病(3)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健康必读》 2007年第1期
     “狂犬病”防治必读

    ▲ 哪些动物能传播狂犬病?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本病。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犬等动物也可起传染源的作用、感染人类。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直接感染他人者甚少。

    ▲ 狂犬病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以下5种因素有关:一是头、面颈、手指等部位咬伤的发病机会较多;二是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头面部深伤者发病率可达80%左右;三是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四是冬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五是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者发病率低。

    ▲ 狂犬病为何又称恐水症?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狂犬病又称恐水症。目前狂犬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 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人被带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视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潜伏期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四肢远端伤口轻者潜伏期较长,可至几年十几年。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 怎样识别狂犬? 狂犬很容易识别,这样的狗一般目光呆滞,流涎夹尾,狗性发生改变,有的很暴躁,有攻击性,有的则很沉闷。

    但是,外表健康的狗也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有调查显示,大城市家养狗中有20%~30%携带狂犬病毒。

    ▲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措施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管理传染源。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病猫立即击毙。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排除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焚毁或深埋,切忌剥皮或进食。

    二是伤口早期处理极为重要。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伤口应暴露24小时到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疫苗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抗血清。

    三是预防接种。包括暴露前(致伤前)和暴露后疫苗接种。

    [ 上 页 ], 百拇医药(吴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