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31133
患者想听的不是“谢谢”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健康必读》 2007年第5期
     设想一下:当你在医院看完病,一面心疼着昂贵的医药费,一面担忧着自己的病情,正准备转身离去时,医生却满脸笑容地站起来说了声:“谢谢您。”你会有何感想?是激动,是欣慰,是莫名其妙,还是尴尬、愤怒?以往,这一情节只会在喜剧电影中上演,而不久的将来,它可能变为现实。

    据《京华时报》2007年2月28日报道,今年,北京市卫生局准备在全市医务行业中开展“诚信微笑,优质服务”活动,倡导医务人员与患者见面先问候,告别时要道谢。此言一出,立刻将原本笼罩在“医闹”、红包、医生护士戴钢盔等阴影中的医患关系推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一时间,对此活动的赞成者与反对者展开了激烈争论。他们观点如何?微笑和道谢真能改善医患关系吗?

    说“谢谢”无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北京市卫生局的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患者习惯把去医院看病叫做“求医”,一个“求”字,表现了医患之间关系的不对等。因此,他们将在首都20万医护工作者中开展这项名为“诚信微笑,优质服务”的活动,倡导医务人员与患者见面时先问候,告别时道声“谢谢您”,以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患者是老师”、“感谢患者信任”的理念。

    北京市卫生局的一片苦心不难理解,他们也是希望医务工作者更有爱心、责任心,能在患者心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以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然而,这一次,大多数医生和患者,却站在同一阵线上,对卫生局的倡导发出了批评的声音。

    “如果这是强制性规定,那简直荒谬。即使只是倡导,也没有什么意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赵锋教授说,“我觉得,医生怀着感恩的心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应该的,但用说‘谢谢’来体现这种感恩,那太不自然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全力把患者治好,多问问患者的病情,多提供一些疾病资讯,这才是对患者最大的帮助。”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宏军教授则困惑地说:“这种倡导,对我们医务工作人员是一种侮辱。我们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属于特殊行业,不同于其他服务型行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