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33142
不合理用药,药品成毒品(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健康必读》 2011年第9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或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高达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聋哑学校中,70%的儿童是因用药不当导致伤残。不合理用药中,排在首位的是随意服用和滥用抗菌素,81.54%的被访者都有这个习惯。比如,感冒咳嗽、咽喉不适,随便到药店买盒抗菌素服用。在服用抗菌素的人群中,有六成人一年中曾经服用过3~4种抗菌素,三成曾服用过5~6种抗菌素,一成曾服用过7种以上抗菌素。而滥用抗菌素的结果是,人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关于超级细菌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安全合理用药的常识。

    常见用药“乱象”

    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自恃“久病成医”,或听别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证时就随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家庭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已超过30%,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 百拇医药
    ● 用药时机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

    以乙肝的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未查明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时,就应立即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其原因是:1.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2.体内的免疫细胞处于“麻痹状态”(免疫耐受)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3.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4.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

    从小的方面来看,每天的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比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这类的解热镇痛药就一定要在饭后服。

    另外,不少降压药都需要保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比如有的药一日服两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每日服3次的药,需每隔8小时服1次。不少患者往往在三餐前后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较高,而夜间较低,影响疗效。
, 百拇医药
    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嘱或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

    ●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便随意加大剂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物,问其原因,答曰病情有好转,就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

    需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此类随意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因此,使用药品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 百拇医药
    与一般老百姓的认识不同,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而不要被主观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

    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

    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甚至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用药(以氯霉素为例)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半年至1年。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 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除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如麻疹、天花、水痘、风疹、伤寒等感染性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治的。

    以高血压为例,没有一种药能吃一次就把血压永久地降下来,但是只要坚持服药,就可以把血压控制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而这,就是我们治疗疾病的目标。

    对疾病的康复,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药。
, 百拇医药
    ● 盲目联合用药

    部分人有这种心态,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的,还可以增强疗效。事实上,盲目的联合用药危害不小。首先,有些药物商品名不同,其有效成分是一样的,同时服用就会导致重复用药,使剂量累加。例如降糖药中,格列齐特与达美康是同一成分,不必同用,格列齐特与优降糖虽非同一成分,但都属于磺脲类,也不应同用;其次,有些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联合使用会导致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第三,不恰当的联合用药还会加大毒副作用。

    合用的药物越多,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联合用药时务必咨询医师和药师。

    ● 宝宝小疾多,别自当“良医”

    有不少人认为OTC(非处方药)是安全的,可以自行到药店购买服用,其实OTC也要遵循一定的安全用药原则,这样才能将“是药三分毒”的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宝宝来说。
, 百拇医药
    1、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成人药物。

    很多妈妈认为,只要是OTC的药物,给宝宝服用就是安全的。如果是成人剂型给宝宝减量服用就可以了。事实上,以最常见的感冒药为例,成人OTC感冒药与儿童感冒药在成分、剂量、剂型上都有所不同。比如,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和小儿感冒颗粒,分别都有十味以上的中药成分,虽然都是感冒药,两种成药中只有薄荷一味中药相同。从中医角度讲,两种药物的适应证是不同的。感冒清热颗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而小儿感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

    又如,酚麻美敏混悬液与酚麻美敏片虽然成分相同。但混悬液适合于2岁以上儿童,而片剂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混悬液的成分中都有每毫升的含量标示,对于不同体重和不同年龄的儿童有明确的提示用量。而片剂的给药剂量很难控制,如果给12岁以下的宝宝服用,很容易造成用药过量。

    对于给宝宝的用药剂量也要严格控制,如果家长给3~4岁的儿童,按照婴儿期的剂量服用,就无法发挥疗效。而用到了七八岁儿童的剂量,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主要有4个依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和药品说明书。

    孩子的用药量可以按如下方法计算:

    按年龄计算时,1岁儿童用药剂量为成人的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2~14岁为2/3,18岁时即与成人用药剂量相同。,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