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不稳定型Cokkes骨折再复位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34-01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型Colles骨折 再复位 探讨
Colles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损伤,尤以老年多见,若固定不当复位后常发生再移位。为此我们对60例老年不稳定型Colles骨折进行了对比观察,在换石膏前对骨折进行再复位,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作用。现扼要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52例。年龄为60~89岁,平均73岁。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关节内骨折25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8例。
1.2 骨折治疗方法 伤后4小时内行手法复位,采用血肿内麻醉,分别使用前臂石膏托和上肢石膏托固定,骨折严重者加指骨牵引。7~10天更换功能位石膏。移位严重者换石膏前根据X线结果再进行复位。
1.3 第一次复位后根据腕关节正侧位立即测定背侧成角和桡侧移位。再次复位前、后和伤后6周时摄片各测定一次。资料使用χ2检验分析处理。
2 结果
背侧成角:前臂石膏固定的30例病人首次复位和再次复位后立即摄片背侧成角都小于10°,前臂石膏固定的30例再复位前和最后摄片位置平均21.9°和23.7°,其两者差别不显著(P>0.05),9例背侧成角改善9.2°,3例无变化,但18例最后摄片背侧成角增加7.6°(见表1)。
上肢石膏固定的30例病人再复位前平均9.8°,最后摄片为7.8°。6例病人背侧成角无改变,22例背侧成角有改善,2例背侧成角加大5°。与前臂石膏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1)。
桡侧移位:前臂石膏固定的30例病人中有15例向桡侧移位2—3mm,10例向桡侧移位<2mm,5例移位>3mm。上肢石膏固定的30例病人中向桡侧移位<2mm 21例,移位2—3mm 8例,1例移位>3mm。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老年人所发生的Colles骨折并不少见,其所发生的再移位与骨折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越重,再移位率越高。尤其对损伤严重的不稳定型骨折如何维持复位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再移位的机制需要加以探讨。肱桡肌是唯一附着于桡骨远端骨折块的肌肉,是造成骨折复位后发生再移位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更换石膏不及时,也可造成骨折复位后发生再移位,本组有4例病人未能按时更换石膏而发生再移位。
3.1 关于Colles骨折再复位问题 Colles骨折复位后,由于腕部伸屈肌的收缩活动可发生再移位,需给于再复位。国外一些文献报道了再复位对骨折的最后位置有一定的价值。Collert[1]认为骨折早期(1周内)再复位仅有2/15的改善,而第二周内再复位15/30的病人有改善。本组资料观察骨折后使用上肢石膏固定7~10天给于再复位有利于改善骨折的最后位置。在上肢石膏固定的30例中经再复位22例有明显改善,而前臂石膏固定的30例中仅11例有改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资料证实在外固定可靠情况下,骨折后7~10天给于复位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
3.2 骨折的固定方法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主张用骨牵引与经皮穿针内固定来防止再移位,但操作复杂,且增加了骨感染的机会[2]。本组对Colles骨折采用前臂石膏和上肢石膏固定加指牵引。由于肱桡肌的作用常发生再移位。本资料观察到对不稳定型Colles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使用上肢石膏另加指夹板牵引固定。结果证实上肢石膏固定加指夹板对于防止桡侧移位和背侧成角明显优于前臂石膏固定(P<0.01)。严重Colles骨折在采用上肢石膏固定的基础上,并在掌侧置两条铁丝石膏夹板,固定食指和中指,将其屈曲时,就产生一个向掌尺的牵引力来防止骨折再移位。
3.3 影响疗效的因素 骨折后功能恢复是以解剖复位为基础的。其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是骨折复位后的稳定程度与骨折的最后体位有关,本组见粉碎性Colles骨折其最后位置较差。二是关节内骨折,骨折线进入关节,影响关节面平整,必然影响最后功能。本组有33例骨折进入关节,晚期功能和最后位置与非进入关节者差异显著(P<0.05)。
参考文献
[1] Collert S,Isacson J,Management of redis loated Colles Fracture Clin Orthop.1998,135:183.
[2] Cole JM,Obletz BE.Comminuted fratures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radius treated by Skeletal trans-fixation in the plastic cast,J Bone Joint Surg.2000,48A:931., http://www.100md.com(倪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