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3
编号:13780053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临床应用18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3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茵药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呼吸内科2008年8月~2009年2月出院病历185例,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呼吸内科抗菌药使用率为95.13%,以二联用药为主,其中单联用药73例(39.4%),二联用药97例(52.4%),三联用药9例(4.8%),四联以上用药6例(3.2%)。细菌送检率87.0%。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抗茵药物;呼吸内科;合理用药;应用分析

    我国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临床抗菌药使用整体上存在起点高、档次高和滥用问题[1]。考虑到呼吸科抗菌药的应用较为普遍,并且有一定代表性,为此特调取我院呼吸科2008年8月~2009年2月之间出院患者病历185例,统计分析有关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以了解临床用药趋势,协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抽取本院呼吸内科2006年6月至12月出院患者的完整病历185份,涉及患者男127例(68.64%),女58例(31.35%);年龄12~89岁,其中6O岁以上者102例(55.13%),平均年龄(57.43±14.79)岁。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诊断结果、用药方式、住院天数、分离菌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种类联用情况及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等。采用Excel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使用某抗菌药物的例次/使用抗菌药物的总病例数。

    2结果

    2.1疾病诊断情况
, 百拇医药
    呼吸内科出院患者中涉及的疾病有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并感染,重度肺部感染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肺脓疡,矽肺合并肺部感染,肺部真菌感染,侵袭性肺曲菌病,肺囊肿合并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结核等。

    2.2抗茵药应用情况

    185例患者中有17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13%。我院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分为l0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类、多肽类、碳青霉烯类及其他类(克林霉素、磷霉素、氨曲南、头孢米诺),共计40种。其中使用青霉素类146例,头孢类122例,喹诺酮类62例,克林霉素40例,抗真菌类32例。各抗菌药的使用频率见表1。使用抗菌药时间最短为5d,最长为60d。
, http://www.100md.com
    2.3抗茵药联合应用情况

    抗菌药单品种使用:73例(39.4%),二联用药97例(52.4%),三联用药9例(4.8%),四联以上用药6例(3.2%)。

    2.4病原学送检率

    185份病历中,有161份进行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87.0%,送检标本有下呼吸道痰、血液及肺泡灌洗液。其中有78份标本呈阳性结果,共检出24种病原菌,分离出病原菌160株。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以Gˉ菌为主,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胞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共78株;G+菌为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共44株;真菌感染为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及曲霉菌等共38株。

    2.5抗茵药分级应用情况

    按照药物分级管理要求分,我院呼吸内科非限制性应用抗菌药有131例,药物有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罗红霉素、甲硝唑、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氟康唑等。限制性使用药物有182例,药物有美洛西林钠、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洛西林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特仑酯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缓释片、氟罗沙星、培氟沙星、帕珠沙星、依替米星、替硝唑、头孢米诺、氨曲南、磷霉素等。特殊应用抗菌药有2l例,药物有两性霉素B、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利、头孢匹罗、替考拉宁、伊曲康唑注射液等。
, 百拇医药
    2.6抗菌药物疗效

    185例患者中痊愈63例(34.05%),好转108例(58.37%),无效(患者出院时病情严重,多数处于昏迷状态,家属放弃治疗)lO例(5.40%)。

    3讨论

    3.1抗菌药应用情况

    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95.13%,住院患者一般病情重,细菌感染为主,临床用药首选起效快的注射用抗菌药(静脉给药)。集中在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复合制剂,这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低毒、高效的抗菌优势有关。其次为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这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广谱强效的抗菌作用、较多的生物利用、相对较小的毒副作用有关。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占大部分,而左氧氟沙星对这些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用于中、重度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2]。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致病菌经常包括厌氧菌,而克林霉素不用做皮试,对G+菌及厌氧菌均具抗菌活性,故临床使用频率上升。抗真菌药氟康唑使用频率也在前十位。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使用、导管插管和器官移植等新技术的开展,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上升[3],氟康唑不仅组织穿透性强、疗效好,而且与其他抗真菌药相比较为安全。
, 百拇医药
    3.2临床标本采集及药敏试验

    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临床标本细菌培养161例送检率为80.5%。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病原菌以Gˉ菌为多而真菌及G+菌也有增多的趋势,真菌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广谱抗菌药大量使用导致菌群失调,G+菌大多也是广谱抗菌药使用后二重感染引起的耐药菌株[4]。

    3.3盲目联合应用

    抗菌药联用应有一定指征,如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需减少另一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此次抽查发现,抗菌药联用率达58.5%,以二联为主,其中三联及以上占8.1%,四联用药为抗结核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大包围:如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美洛西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覆盖了对G+球菌、杆菌与Gˉ菌、厌氧菌及耐β内酰胺酶细菌的杀菌作用,通常患者在短时间内使用多种药物,发生药品不良相互作用的几率明显增加。②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联用,如美洛西林+氟康唑+克林霉素,帕珠沙星+头孢米诺。③药理拮抗:如克林霉素+阿奇霉素,二者均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可竞争同一靶位而产生拮抗作用。
, 百拇医药
    3.4喹诺酮类药物的过度使用

    卫办医发[2008]48号指出,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普遍使用量大,细菌耐药率高,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从抽查病历中可发现我院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为15.42%,有些病例并不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而是患者入院就直接使用。鉴于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再选用针对性强的喹诺酮类药物。

    综上所述,经过抽查分析,本院呼吸内科抗菌药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时,应注意各类抗菌药的抗菌机制、代谢及排泄途径,避免不合理的药物联用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促进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慧芬、盛炳义、方曙等.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OO6,26(2):215-216.

    [2]刘晶、金桂兰、唐雯.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药师,2005,8(1):43-44.

    [3]杨蓬勃、胡去建.住院患者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29-731.

    [4]杨伟华、郭志勤、谢光雄等.重症监护病房常见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8,5(3):167-169., http://www.100md.com(葛 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