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12
编号:13774140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金 艳 杨承健 徐 欣 曹佳宁 叶新和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2-0121-02

    【摘要】目的:观察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慢性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房颤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n= 50,简称ASA组,阿司匹林100 mg/d)和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n=50,简称ASA+Atorva,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月对照组及房颤患者血浆LPA,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glycoprotein IIb/IIIa complex,GPIIb/IIIa)、糖蛋白Ib(glycoprotein Ib,GP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另取同期非房颤体检者50例作正常对照(CON)。结论:房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高及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与心房内血栓形成及血栓或栓塞并发症有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LPA,增强血小板活化,减少内皮功能受损,可能降低老年患者AF相关性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慢性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LPA、GPIIb/ IIIa、GPIb、vWF 等来了解老年非瓣膜心脏病房颤患者血小板及内皮功能改变,并探讨阿司匹林使用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其可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AF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住院的100例慢性房颤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7.8±4.7)岁,男性87例,女性63例。研究期间不应用其他影响血小板活性的药物。正常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0~75岁,平均(65.3±7.6)岁,为同期健康体检者。

    2 结果

    2.1 治疗前血浆LPA含量、血小板功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比较房颤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房颤组LPA、活化的GPIIb/ III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