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15
编号:13769224
中药炮制学在中医中的运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15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289-01

    【摘要】全面阐述中药炮制学在中医中的运用,总结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为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炮制 中医 运用 安全性 有效性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是指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和炮制等处理,以适应中医临床和调剂的需要,保障用药安全有效。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云:“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合用也”。本文旨在全面阐述中药炮制学在中医中的运用,总结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为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1 中药炮制与安全性

    中药炮制是历代医药家临床用药的经验总结。某些中药材疗效确切,但同时存在毒性和副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阻碍。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和副作用,同时保留原有的治疗效果。

    1.1 净制:中药材中常会含有他种药材或同种药材非药用部位等杂质,甚至会混有霉烂、变质、虫蛀品,对临床用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前常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净制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药用要求后方可入药。如防风去芦头,可以减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朱砂水飞后,可去除杂质,降低毒性。

    1.2 切制:中药材切制时,应注意把握饮片均匀度,针对不同的中药饮片要求,切制成合适的厚薄、长短、粒度,以便进一步炮制或使用。

    1.3 炮制:对中药材进行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炒、煨、煅、炙、蒸、煮、烫、炖、水飞等,可以抑制药物偏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生草乌有大毒,经豆腐炮制后,在保持其固有的疗效的基础上显著降低毒性。半夏“戟人咽喉”,经炮制后,保留其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而减轻了其对粘膜的强烈刺激。柏子仁去油制霜后,保留其宁心安神、滑肠通便的作用,又不至于滑肠致泻。马钱子经砂炒后,可显著降低毒性。大戟、甘遂、芫花、乳香、没药等经醋炙后,可缓和药性,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2 中药炮制与有效性

    中药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炮制可达到增强疗效、改变药性、扩大使用范围等作用,满足临床不同的用药需求。

    2.1 净制:中药材采收时往往会混杂他种药材或同种药材的非药用部位,茯苓去泥土,巴戟天去心,鳖甲去残肉等。同一种药材不同的入药部位,作用也不同,如不进行分选,会影响其临床疗效。麻黄茎枝发汗平喘,多用于风寒束表、外感发热;麻黄根功能收敛止汗,多用于阴虚盗汗、体虚自汗,虽然来源于同一原药材,但功效主治却背道相驰。莲子肉健脾益胃、固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心烦失眠;莲子心清心去热、涩精止血,用于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紫苏叶发汗解表;茎理气安胎;苏子降气宽中。净制可以提高中药材质量,增加药材纯度,以保证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

    2.2 切制:中药材切制成合适的厚度、长短、粒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提高疗效。如果饮片切制不合规定,会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太厚不易煎至透心;太薄则易破碎,一些富含淀粉的药材煎煮时易发生糊化,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饮片厚薄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有效成分溶出不一。桂枝汤可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方中桂枝、白芍均应切薄片。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煎煮时间短,白芍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煎出;煎煮时间长,虽能保证白芍成分的煎出,但长时间加热会使桂枝中所含挥发油过度损失,达不到治疗目的。

    2.3 炮制:经炒制后的中药材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助脾健运之功效,如炒谷芽、炒麦芽等。对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炒制,还可使其种皮、果皮爆裂,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如炒王不留行。某些腥臭有刺激性气味的药材经炒制后,可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如炒地龙、炒乌梢蛇。

    经煨制后的中药材药效常发生明显的变化。木香生品偏重行气止痛,煨木香则偏重实肠止泻。葛根经滑石粉煨制后,葛根素的含量大大提高,增强了升阳止泻、透疹之功效。

    酒性大辛大热,可以缓和某些寒凉中药的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大黄、黄连经酒炙后可引药上行,在保持其清热燥湿作用的基础上清上焦实热,扩大了用药范围。酒炙后可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如当归、川芎等。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效果,增加某些含生物碱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延胡索经醋炙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与醋酸结合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煮时易于溶出。

    蜂蜜有健脾益胃、润缓止咳之功效。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等药物经蜜炙后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强,若掌握不好剂量则有亡阳之弊,蜜炙后加强了止咳平喘的效果,同时挥发油含量下降,发汗力弱,更适于体质虚弱患者。生黄芪偏于固表止汗、升阳举陷、托毒排脓,用于表虚自汗或疮疡内陷等症,蜜炙黄芪可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适用于气血虚弱患者。

    炒炭可以产生或加强药物的“涩”性,增强收敛止血、止带、止泻之功效。地榆、大蓟凉血止血、消肿敛疮,经炒炭后,原有的止血功效得到加强。乌梅敛肺涩肠,经炒炭后增强了涩肠作用,用于虚寒便痢脓血。

    煅制多用于矿石介贝类质地坚硬的药材,使其变得酥松易碎,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提高临床疗效。紫石英煅制后生成部分氧化钙,明显提高水煎液中钙离子含量,增强镇静安神的效果。磁石煅制后醋淬,明显提高水煎液中亚铁离子的含量,增强养血平肝、滋肾益阴之功效。生石膏煅制后具有止血收敛的作用。白矾煅制后增强收敛、防腐和抑菌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中医药学工作者应提高对中药炮制学的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药学在临床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子寿.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关系探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7):465~466

    [2] 李红霞.中药炮制与药物的安全有效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83

    [3] 野运卓,孙晓光.中药炮制与医疗质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215~216

    [4] 孙喜荣.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96

    [5] 王绚,蔡宝昌.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22(2):12~14

    作者单位: 450000 河南郑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百拇医药(吕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