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700352
静滴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年第4期
     【中图分类号】R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26-01

    【摘要】目的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士对实施输液的患者应认真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28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致患者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结果通过针对性治疗与护理,28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好转。结论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循证医学用药原则,加强用药前健康指导及输液观察与巡视是确保用药安全,是有利于药物不良反应转归的关键。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护理

    左氧氟沙星为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氧氟沙星的L型旋光体,其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和转录,杀灭细菌。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线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药性低,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感染等的治疗。鉴于用药人群的不断扩大,总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及心理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10年3—12月份28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就采取的相应护理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临床资料

    28例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18—70岁。注射局部皮肤瘙痒和静脉炎者20例,主要表现为皮疹、红斑伴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严重者出现静脉炎。停用左氧氟沙星后3天左右症状自行缓解,严重者给予适当抗过敏治疗,静脉炎者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等处理后,症状缓解。恶心呕吐2例,胃肠道反应及局部皮肤瘙痒4例,腹泻及局部皮肤瘙痒2例。上述8例患者停药后症状均缓解。

    2护理启示

    2.1我院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中主要是过敏性皮炎,占71.4%,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血管性水肿、表皮松懈症、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甚至过敏性休克。其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光毒性引起,在紫外线激发下,喹诺酮类药物氧化生成活性氧,激活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引起皮肤炎症。所以用药前要告知病人用药期间避免各种光照,特别是日光暴晒,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果出现药物疹、风疹团、颜面潮红、局部红肿等过敏反应时立即停药,给予抗组织胺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如发现过敏性休克,立即抢救。
, 百拇医药
    2.2严格控制液速,为防止因滴速过快而使短时间内血液浓度过高及局部血管刺激性疼痛,100ml左氧氟沙星液体以30-40滴/min速度滴注,约50-70min滴完。同时加强局部静脉护理计划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输液后若沿静脉走向皮肤呈红色线状,并伴局部痒感时,应减慢液速。穿刺部位注意保暖以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勿用力搔抓,以免抓伤皮肤引起破损感染。出现静脉炎时,抬高制动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2.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序安排输液患者的座位和床位,年老体弱者安置在抢救室,治疗室附近,便于观察和应急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输液完毕,嘱患者留观15-30min后离开。

    2.4做好用药指导,用药前向病人解释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尽量避免空腹用药,以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出现消化道严重症状时停用本药。

    2.5神经系统损害的护理近年来文献多有报道左氧氟沙星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可能与分子中含氟,具脂溶性,能透过血尿屏障进入脑组织,导致中枢兴奋性增高有关。由此当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嘱其卧床休息,同时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机械操作或或高空作业,以防发生意外。

    2.6健康宣教通过院报,宣传栏,讲座等途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输液知识,药物知识,疾病知识,交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知识及相应的自救措施,提高患者自身防护能力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小结

    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临床上应用较广,但因其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且具有一定的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循证医学用药原则,加强用药前健康指导及输液观察与巡视是确保用药安全,是有利于药物不良反应转归的关键。, http://www.100md.com(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