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6761
臭氧疗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荆鸿雁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98-01

    【摘要】目的: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8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对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早期应用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急性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臭氧(o3) 自体血回输治疗是近年医学界研究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在治疗脑血管病,临床疗效得到肯定。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科从2011.1.-2012.1应用臭氧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78例,并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现将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筛选:从2011.1.-2012.1.期间我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其中臭氧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并符合以下标准1.首次发病;2.发病≤72小时,年龄≤65周岁;3. 意识状态清醒或者轻度嗜睡; 4.单侧基底节出血10ml~30ml。并排除以下情况:1.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系统;2.多发性脑内血肿;3.动脉瘤、血管畸形或肿瘤原因导致的出血;4.混合性卒中;5.发病前两周及住院后有明确感染;6.严重心肺肾疾病。两组既往史,发病时间及伴发症状相似,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应用脑细胞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用专用采血袋,取患者肘正中静脉,采血100毫升,与浓度为47μg/ml的医用臭氧100 ml,按1:1比例混合,经过5-10分钟,与血液充分混合后,15分钟内回输至患者体内,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分标准及疗效评价 采用《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2]进行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分为:NIHSS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NIHSS评分18%~45%为进步;0~17%为无效;0以下为恶化。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高血压病会导致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表现为小动脉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各种因素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导致已病变小动脉破裂出血。脑出血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性改变,除血肿本身的占位性损害外,局部微循环和代谢的变化、脑水肿、血脑屏障的损害及脑细胞的毒性损伤等诸多方面对脑组织都具有损害作用。臭氧能直接改善RBC的柔顺度和伸展性[3],从而提高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改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微循环,使组织氧浓度增加,改善半暗带区的缺氧状态,促进侧支循环的生成,使神经细胞功能恢复[4];脑出血后微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ATP水平下降,钙超载,N-甲基D-天门冬氨酸通道开放、蛋白水解酶释放,最终导致细胞水肿,神经坏死,臭氧能通过激活2, 3- DPG,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提高ATP的产生量,减轻或缓解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产生大量自由基,通过臭氧治疗使细胞膜上Na+-K+-ATP酶、钙泵活性增加,激活谷胱甘酞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利于清除自由基;臭氧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功能[5]。早期应用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臭氧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不管是在基础还是在临床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