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6340
新生儿静脉使用多巴胺治疗的护理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卢凌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44-01

    【关键词】新生儿 多巴胺 护理

    在新生儿病房,多巴胺是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休克、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硬肿症等疾病的常用药。多巴胺具有改善周围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速心率、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等作用。但由于多巴胺使用时维持时间长,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强,血管局部反应大,而且新生儿皮肤薄嫩、皮下组织疏松、血管细小等因素,易引起静脉穿刺局部皮肤苍白、淤斑,甚至坏死等组织损害。为了保证多巴胺治疗的顺利进行,避免严重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现对我科新生儿病房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多巴胺治疗65例患儿的静脉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95例新生儿患儿,其中女45例,男50例,年龄0~28天,早产儿65例,足月儿30例,诊断为重度窒息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硬肿症5例。

    1.2 方法

    静脉使用多巴胺时合理选择静脉,两条静脉通路交替泵入,输液肢体预防性擦肝素钠乳膏(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20g:7000单位),加强静脉输液前评估,规范实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后的观察与护理,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能够使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并减少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65例患儿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局部皮肤损害与穿刺部位、局部持续泵入时间及使用肝素钠乳膏的关系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3.1 穿刺部位与液体外渗间的关系 表1显示:裸部大隐静脉穿刺时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其次是头皮正中静脉穿刺,即远心端静脉发生外渗的机会明显高于近心端[1]。可能是由于肢体远的静脉瓣膜数较近心端多,血液流经瓣膜时产生涡流,容易使血小板聚集于瓣窦内相互粘合成为微血小板聚和体,随后纤维网状物堆积,引起更多血小板沉积,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使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成为炎性水肿的原因之一。故使用多巴胺时应选择头部两侧的颞浅静脉,腋下静脉,上肢的手背静脉,贵要静脉等较为合适,尽量不要选择下肢静脉穿刺,其次不要选择头皮正中静脉。

    3.2 持续泵入时间与液体外渗间的关系 表2显示:持续泵入时间越长,外渗的发生率越高,多巴胺能兴奋皮肤肌肉等组织血管的A-受体,使其收缩和血流供应减少,用药后势必加重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而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药液可沿着血管走向渗漏至血管外,故我科对使用多巴胺的患儿开通2条静脉通路,并根据患儿局部血管情况作调节,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和对局部皮肤的损害。

    3.3 预防性擦肝素钠乳膏对预防局部皮肤苍白效果 表3显示:预防性使用肝素钠乳膏可以有效减少皮肤苍白的发生。肝素钠乳膏是由酸性黏多糖类低分子肝素配以玻璃酸钠,高级脂肪酸, 月桂氮卓酮等制成的外用乳膏剂。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能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的形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同时能拮抗抗体,抑制组织中的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液渗出,促进肿胀消散和局部组织修复,起到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此外,低分子肝素钠在皮肤促透剂月桂氮卓酮作用下,能有效地经皮肤吸收进入局部血管, 阻止炎性细胞在血管壁上附着,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速度,缩短药物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吸收渗液 消除水肿,从而使血管软化, 弹性恢复。 肝素钠乳膏中的另一种成分是被称为天然保湿剂的玻璃酸钠,涂于皮肤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使皮肤角质层及瘢痕软化, 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维持并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加速瘢痕的消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2]。

    4 护理

    4.1 加强静脉输液前的评估

    4.1.1 掌握多巴胺药物机理和特征,药物的值和渗透压,新生儿患者应用多巴胺主要是利用多巴胺能直接兴奋心脏的B-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纠正心衰,但此类患者末梢循环差,加之多巴胺的A-受体兴奋作用,用药后势必加重血管壁痉挛,缺血缺氧而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药液沿着血管走向渗漏至血管外。

    4.1.2 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用药前对患儿的全身情况及局部静脉了解,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使用血液循环差的部位穿刺,另外应避开关节、有静脉瓣的血管。选择血液流速较快、粗、直、弹性好,未被反复穿刺,向心端无淤斑,破损的静脉,尽量避免在患侧肢体穿刺,实施静脉输液。

    4.1.3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并改进针头固定方法,在不影响输液速度前提下,尽量选择细、短、留置针,以减少机械性摩擦,对血管内的损伤,利于血管的自我修复。如采用24留置针,待穿刺成功后,使用3透明敷料将穿刺点置于敷料的中央,使之自然下垂,再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粘贴敷料,使之与皮肤充分接触,保证敷料与皮肤粘贴处无张力,用写清有注射日期,时间的不粘胶固定,一方面防止因体位改变或牵拉等因素造成针头脱出血管而引起外渗,另一方面可知道此针使用的时间长短,以便到期及时更换留置针,如果选择头部两侧的颞浅静脉穿刺,为了防止小儿头部摇动及睡觉时摩擦,也可为患儿戴上固定头部敷料的弹力网帽,使留量针及胶贴被固定于网帽中,然后将帽舌挂于患儿下颌上,以防留量针因小儿头部摩擦而脱出,使留置针尽可能的发挥留置作用,保持较长的时间[3]。

    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