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8年第6期
编号:13300952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第6期
     【摘 要】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儿治疗后1h、6h、24h的PaO2、pH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治疗后1h、6h、24hFiO2、OI等呼吸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能够促进患兒血气及呼吸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2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危急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指的是呼吸中枢原发或继发性疾病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其会影响到呼吸系统对O2的吸入及CO2的排出[ ],目前临床中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NO吸入、高频振荡通气等,该治疗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为探究其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收集我院58例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并对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共58例,男38例,女20例,胎龄为31~38周,平均胎龄为(34.5±3.6)周,体质量为1600~3050g,平均体质量为(2330.5±720.3)g,入院日龄为1~24h,平均为(12.6±3.5)h。其中肺透明膜病24例,新生儿窒息8例,肺炎1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2例,2例为肺出血。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 ];(2)研究征得临床科室的同意及医学伦理会的支持,病例选择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严重多发畸形患儿;(3)机械通气<24h者。

    1.2 方法 患儿给予常规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维持患儿体温正常,确保内环境稳定,必要时可给予多巴胺治疗,确保心血功能稳定。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采用瑞思迈S9VPAPST呼吸机(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模式采用高频振荡,采用肺复张策略,确保右膈顶与第8、9后肋水平相当,经过1周左右机械通气,血氧饱和度稳定后,使右膈顶维持在第7、8肋水平,使平均气道压与肺复张水平保持一致,频率为9~12Hz,调整FiO2水平至SpO2水平,明确胸部振动位置,并对频率进行相应的调节,使CO2分压能够处于目标水平,SpO2以87%~95%为宜,PaCO2以35~50mmHg为宜。FiO2提升每次为0.05~0.1。待患儿病情稳定后,确保FiO2下降到0.4左右。

    1.3 统计学方法 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呼吸参数采用()表示,用f予以统计学检验,将P作为界定值,若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儿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与治疗前相比,患儿治疗后1h、6h、24hPaO2、pH指标明显升高,PaCO2水平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患儿呼吸参数变化情况比较 患儿治疗后1h、6h、24hFiO2、O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A指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h、24hMAP低于治疗前(P<0.05),统计学有意义,3 讨论

    通常,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及气道护理,大部分患儿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 ],然而对于重度呼吸衰竭患儿给予上述治疗方式往往达不到(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预期疗效。近年来临床中提出对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高频振荡通气采用的是低潮气量及快速频率途径,其能够防止肺泡萎陷[ ],患儿肺内气体呈均匀分布状态,能够对二氧化碳进行有效清除,降低肺损伤,对患儿的肺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气压伤的发生,预防肺气漏的发生。此次研究对58例重度呼吸衰竭患儿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结果显示,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及呼吸参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体现其治疗有效性。综上所述,对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能够促进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提升患儿呼吸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雷国锋,张君平,王晓冰.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5):326-330.

    张莉,郑肖瑾,张耀.高频振荡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2(11):87-89.

    刘丽芳,陈宏洁,李晓东,等.高频通气联合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6):442-445.

    陈一欢,蔡成,龚小慧,等.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2):117-120., 百拇医药(蒲娟 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