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69584
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须区别使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因此各种急慢性疾病都逐步的年轻化,尤其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类疾病,已经成为中青老年人健康的杀手[1-2]。笔者今年年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真实案例,在本文中笔者称呼他为老王,这个老年人在过年期间出现了突发性脑梗死,家属紧急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他有心房颤动的情况,故而推测,心房颤动是引起老王脑梗死的直接原因。经过会诊后,得出共同的结论就是建议患者老王使用抗凝剂进行治疗,这时老王心中存有疑虑,故而问医生,我已经使用抗凝剂进行治疗了,为什么还要重复用药那,原来啊老王并没有使用抗凝剂进行治疗,而是使用了抗血小板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有好多患者以及中老年人认为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是一样的药物,虽然说这两种药物都是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但并不一样,下面笔者就为大家阐述下,这两种药物到底哪里不一样。

    1 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身体正常的健康人有完整血液凝固系统以及纤溶系统、抗凝系统,因此来讲正常人的血液在血管中既然不会凝固同时也不会出血,由始至终的自由流动,并完成血液功能,如果人体处在高凝状态的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