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
编号:13512918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2
     【摘 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采集60例于2017.4~2018.8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予以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的比较上,乙组更优于甲组(P<0.05);随访12个月,乙组残留率、复发率分别为6.7%、3.3%,和甲组10.00%、6.7%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传统开腹术;腹腔镜手术;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5.0~30.0%,其中30~50岁中青年女性是好发群体,目前临床普遍为子宫平滑肌增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1]。尽管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但若不及时予以治疗措施,则可能会出现病变。开腹手术使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尽管其在很大程度上能清除肌瘤,但存在创伤性大、术后恢复缓慢等不足,故而推广受限。腹腔镜是最近几年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短、术中出血量低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我院采用本术式治疗子宫肌瘤,取得的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许可后,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7.4~2018.8,所有病例均有明确诊断,且术前经超声检查确诊,符合子宫肌瘤剔除的适应证,排除恶心肿瘤、肝肾功能异常及活动性出血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0例,甲组年龄26~51岁,病程2个月~4年,肿瘤最大直径5~8㎝。乙组年龄25~52岁,病程3个月~5年,肿瘤最大直径4~9㎝。两组患者以上资料经对比分析,差异皆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甲组:采用传统开腹術治疗,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依照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常规手术进行操作。

    1.2.2 乙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体位为膀胱截石位及头低足高位,使用穿刺针对脐轮下界穿刺,建立CO2气腹(13~15mmHg)。使用三孔法,在脐轮下界做一个长度为10mm孔置入腹腔镜,左右两下腹相当麦氏点位置各做5mm、10mm孔放置进手术器械。结合肌瘤生长部位给予相应的手术方法,若肌瘤在带蒂浆膜下,则建议使用五合一等离子刀(PK刀)电凝断离瘤蒂,针对瘤蒂纤细者,则建议对创面直接做电凝止血处理,瘤蒂较粗者创面使用0-0 DexonM线8字缝合止血。肌壁间肌瘤与无蒂浆膜下肌瘤,建议采用单极电凝钩纵形切开肌瘤表层假包膜,切口长度是肌瘤的3/4,深至肌核。使用齿抓钳夹持肌瘤,顺沿假包膜进行钝性分离,牵拉和分离措施同步进行,凝切血管,达到底部时按照同一方向旋转肌瘤,剥离肌瘤,若术中观察到存在活动性出血则应使用双击电凝止血,也可以采用0-0 Dexon线直针间断式缝合数针。针对剥离处的肌瘤,可以使用电动粉碎器将其旋切成条状,从右下腹孔取出。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残留和复发状况。①残留:妇科与超声检查,如果连续≥2次提示存有子宫肌瘤,即可定义为残留;②复发:如果术后3~6个月检查未见异常,术后6个月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即提示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选用SPSS16.0软件包, 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分别采用 与 检验。检验水准为 =0.05。

    2 结果

    2.1 围术期主要指标比较

    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手术操作时间、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短于甲组,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随访情况

    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失访病例,随访率为100.0%。乙组残留、复发病例数分别为2例、1例,占6.7%、3.3%;甲组残留、复发分别有3例、2例,占10.00%、6.7%。两组患者残留率、复发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传统开腹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大,尤其是在瘤体体积较大、数目较多、剥离面积较大时,很容易出现盆腔广泛粘连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受孕的成功率。

    腹腔镜手术使利用摄像系统、光源与器械,能在封闭腹腔中操作各种医疗器械,减少了腹腔中脏器长时间暴露及手套上残留的滑石粉、纱布等对组织形成不同程度的刺激与损伤,降低术后腹腔脏器粘连情况发生的风险。腹腔镜技术能够在发达5~6倍的视野内操作,和开腹手术相比较其具有视野开阔、清晰、更易发现病灶等优势,并且病灶以外的组织基本不会遭受到不必要操作的干扰;电凝外科操作在切开、结扎、止血操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手术位置的异物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盆腔、腹腔内环境基本不受干扰,有开腹手术无法堪比的优势[2]。

    李伟娟等[3]在研究中选择89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开腹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62.3±22.6)ml、(69.6±10.0)min、(15.0±11.0)h,和对照组(105.6±56.0)ml、(91.3±12.8)min、(20.0±9.6)h相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李伟娟等指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有益于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手术指标均优于甲组、残留率与复发率较低于甲组。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沈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9,40(09):1971-1972.

    周立香.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19,32(16):196-197.

    李伟娟, 袁陇娟.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16):201-202., http://www.100md.com(张红霞)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