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20年第3期
编号:13427034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第3期
     【摘 要】目的:讨论在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措施时运用不同剂量孕激素疗法的临床结局。方法:抽选18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开展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诊疗操作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归类甲、乙、丙三组,对应孕激素应用剂量100mg/d,200mg/d,400mg/d。记录、对比三组临床诊治结局、月经相关指标、不良症状存在情况。结果:在临床诊治有效性、月经相关指标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较之乙、丙两组,甲组在不良症状存在情况反面表现更佳(P<0.05)。结论:在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措施时运用不同剂量孕激素疗法,临床诊治结局大同小异,其中低剂量孕激素疗法安全系数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关键词】孕激素;剂量;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属妇产科相对常见的女性病症,月经不调情形的诱发因素可归结为机体雌激素表达异常,释放水平明显降低[1]。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病症的临床表征以月经周期规律性变差、经量加重、子宫出血等为主,其患病群体中占比较重的为青春期女性、绝经过渡期女性[2]。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疗措施,则将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双重危害性。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抽选18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开展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诊疗操作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归类甲、乙、丙三组,例数均为60例。甲、乙、丙三组年龄均数分别为(33.29±3.29)岁、(32.27±2.29)岁、(34.25±3.02)岁,患病时长均数分别为(7.3±1.2)月、(7.1±2.0)月、(7.6±1.7)月。

    1.2 治疗方法

    三组均开展孕激素诊疗处理,孕激素選用黄体酮胶囊。甲组开展低剂量孕激素疗法,黄体酮每日应用剂量100mg,注意服用时间为睡前,诊治周期两周;乙组开展中等剂量孕激素疗法,黄体酮每日应用剂量200mg,注意服用时间为睡前,诊治周期两周;丙组开展较大剂量孕激素疗法,黄体酮每日应用剂量400mg,注意每次应用剂量需低于200mg,服用时间为睡前。诊治周期两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三组临床诊治结局、月经相关指标、不良症状存在情况。临床诊治结局:显效:患者相关临床表征彻底性消退,经量处于正常范围内,子宫内膜厚度处于标准范围内;有效:患者相关临床表征改善趋势明显,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趋势显著;无效:患者相关临床表征并无明显变化甚至趋于严重化,子宫内膜脱落,停经[3]。月经相关指标:经血持续时长、经血量。不良症状:腹部疼痛、呕吐、眩晕。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诊治结局对照

    2.2 三组月经相关指标对照

    甲组月经相关指标经血持续时长、经血量对应数值(83.23±6.38)、(5.2±2.8),乙组月经相关指标经血持续时长、经血量对应数值(83.16±6.39)、(5.2±2.9);丙组月经相关指标经血持续时长、经血量对应数值(83.92±6.03)、(5.3±2.7)。可见,三组在月经相关指标方面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不良症状存在情况对照

    较之乙、丙两组,甲组在不良症状存在情况反面表现更佳(P<0.05)。

    3 讨论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发作机制为女性生殖系统神经分泌功能调节异常。机体孕激素、雌激素的异常表达过程将会对卵巢排卵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导致患者表现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症状[4]。有研究证实,若女性机体内孕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标准范围,则将失去对机体多糖类物质合成中性酸进程的有效管控作用,导致中性酸物质在机体内大量聚集,对子宫内膜脱落进程造成妨碍作用,对子宫内膜的重生功能具有严重干扰性,多次作用后极易诱发子宫无规律出血状况[5]。有研究指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病症同时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其中以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为主要干扰项。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孕激素疗法视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病症诊治的首选方案,其中以黄体酮最为多用。黄体酮能够实现对机体月经周期规律性的有效调节,同时保障排卵功能正常实现,削减子宫内膜厚度。就本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临床诊治有效性、月经相关指标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较之乙、丙两组,甲组在不良症状存在情况反面表现更佳。可见,在孕激素疗法中,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不良反应风险系数与孕激素剂量呈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在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措施时运用不同剂量孕激素疗法,临床诊治结局大同小异,其中低剂量孕激素疗法安全系数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参考文献

    赵淑华.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4):59-60.

    米丽华.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36):45,47. DOI:10.3969/j.issn.2095-8803.2017.36.034.

    孙月.研究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212-213.

    李佳灵.研究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母婴世界,2019,(8):3.

    胡英.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171. 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7.29.247., 百拇医药(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