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20年第3期
编号:13426920
180例慢性丙肝直接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第3期
     【摘 要】目的:探析直接抗病毒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180例慢性丙肝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作为研究对象,行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180例患者中有169例HCV-RNA降到检测限以下,14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36例肝功能由中度异常转变为轻度异常;停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复发5例,36例肝功能异常者中恢复正常27例,9例轻度异常;治疗早期,头痛36例,全身无力27例,肝区不适症状18例,纳差27例,外周血细胞降低25例。结论: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直接抗病毒治疗慢性丙肝效果确切,能减少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直接抗病毒;治疗效果;慢性丙肝;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慢性丙肝指的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其是一种因RNA病毒诱发的肝炎,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输血、吸毒和性传播等。慢性丙肝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疾病,其严重程度不一,病情较轻者可出现轻微症状,且持续数周,病情严重者则会造成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更有甚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方案治疗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指的是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丙肝病毒,以达到防止肝损伤或治疗的目的。现将2015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丙肝患者纳为研究样本,探讨直接抗病毒治疗此病的临床价值,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均确诊为慢性丙肝,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和感染病分会在北京共同发布的2015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入组时间由2015年5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结束,其中男144例,女36例,年龄35~69岁,平均(56.28±4.19)岁;所选患者接受采用利巴韦林结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标准治疗方案后无效,失败原因:45例无早期病毒学应答;135例无法持续病毒学应答且复发。所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自愿签订同意書;将全身过敏、严重器官组织病变等患者排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接受检查,遵照丙肝病毒基因进行分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12例基因1b型患者采用择必达(每片含艾尔巴韦50mg+格拉瑞韦片100mg生产厂家:MASDInternationIGmbH)治疗,口服,1片/次,1次/日,疗程为3个月;104例患者用索磷布韦片;其中18例2a型、72例3型(14例3a、58例3b型)、14例6型(3例6a、8例6n、3例6k),给予采用索磷布韦片(生产厂家:吉利德(Gilead))治疗,口服,400mg/次,1次/日,同时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每次0.5g,每日2次;疗程为6月;64例患者服吉三代(每片含索非布韦400mg+维帕他韦100mg);其中8例基因1b型、19例3型(7例3a、12例3b型)、5例6型(1例6a、3例6n、1例6k)患者服用丙通沙吉三代(生产厂家:MASDInternationIGmbH),6例基因1b型、5例2a型、13例3型、8例6型(1例6a、4例6n、1例6k)患者自购印度吉三代(生产厂家:印度NatcoPharma)治疗,均口服,1片/次,1次/日,疗程为3个月,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1)通过化学发光法进行抗HCV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HCV-RNA进行测定,检测值≧1×102cop/mL;用Sanger测序(1代测序)基因分型法对HCV基因型进行鉴定;(2)观察治疗三个月时及随访六个月患者肝功能、HCV-RNA及用药表现及肝功能、外周血细胞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患者接受治疗疗程结束后,180例患者中169例(94%)HCV-RNA降低到检测限之下,已达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11例(6%)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已达到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144例(80.00%)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中36例(20.00%)由中度异常转变到轻度异常,并且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停药后经6个月的随访得出,HCV-RNA降到检测限之下的11例患者中有5例(2.8%),其中有2例为服自购印度吉三代,出现复发情况,36例肝功能异常患者恢复正常者有27例(15.00%),另有9例(5.0%)轻度异常。

    2.2 用药不良反应表现 治疗早期,36例(20.0%)患者头痛,18例(10.00%)患者肝区不适,27例(15.00%)患者纳差,27例(15.00%)患者全身无力以及45例(25.00%),停药后均症状缓解。外围血细胞降低者有25例(13.9%),9例(5.00%)血小板与白血胞轻度降低,16例(8.9%)患者出现轻度贫血,停止治疗后均复常。

    3 讨 论

    据WHO数据统计发现,全世界丙肝感染率已达3%,并且每年新增病例约有3万例。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丙肝的标准方案依旧为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联合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存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低,复发率高,副作用多等问题,还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缺血性肠炎、间质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直接抗病毒药(DAA)是抗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中的重要药物,能够直接破坏病毒的复制以及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一般以口服药物为主,既能使抗病毒时间减少,应答率提高,还可对部分基因型进行无干扰素治疗,最终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用药安全性大大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联合治疗方案失败的慢性丙肝患者直接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不仅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改善,临床预后较理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丙通沙吉三代费用昂贵,印度吉三代购药途径难药品质量及安全性不确定,还有可能购买到假药,择必达、索磷布韦片用药,需按照丙肝病毒基因分型采取针对性治疗,联合利巴韦林用药,禁止单独使用,若无医嘱可遵循,也不可擅自更改药量;同时,用药期间,患者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防止传染;若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则应当慎重使用此药。

    综合上文得出,慢性丙肝患者临床治疗中直接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建议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李保明,姚世雄,韩丽英,等.丙肝病毒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进展,2018,8(10):890-895., http://www.100md.com(李惠敏 谢谨 李卫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