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204
编号:13491939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4
     【摘 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手术室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中差错几率。结果:①观察组手术室环境(89.5±3.2)分、护理人员言行(93.2±4.0)分、护理技术(95.0±3.3)分、物品准备(94.8±3.8)分、有效沟通(97.5±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4.0%,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23.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148-01

    手术室是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的重要场合,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近年来,随着人们医疗观念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1]。为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手术室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②患者均可简单交流,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与此同时,排除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不配合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患者年龄在18-78岁之间,平均(55.1±4.4)岁,妇科手术30例,肝胆手术32例,胃肠手术38例;观察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55.9±3.7)岁,妇科手术32例,肝胆手术35例,胃肠手术3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内容有术前药物以及器械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医护配合等方面。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品管圈管理,内容如下:①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质量圈”,护士长任圈长,其他小组成员均由年资超过三年的护理人员组成。②找出手术室护理中的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讨论、调查等方式找到了手术室护理的常见问题:一是,手术室环境有待改善,手术室布局不合理;二是设备、仪器故障率较高;三是,物品管理不到位;四是,手术过程的规范性有待提升;五是,术后护送工作以及交接过程质量不高。③针对上述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解决对策。小组成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收集解决问题的对策,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对策内容如下:第一,合理划分手术室布局,并及时增设烘干机;第二,深入分析手术室设备、仪器故障原因,及时聘请专家进行详细讲解和培训,并针对常见的设备、仪器问题,制定应急措施与解决对策,同时,还需要加强设备、仪器的保养力度,每天安排专人检查设备、仪器情况;第三,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力度,所有物品均有固定位置,且用完后及时送回原处,严格按要求准备手术所需用物品;第四,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力度,增强其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洗手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配合力度,有条不紊开展手术操作。同时,还需要合理排班,弹性、灵活排班制度,从而预防护理人员长时间工作而对手术质量的影响;第五,强化手术后的患者护送以及交接工作,在护送前必须联系好相关科室、做好电梯准备,在运送过程中保持患者身体平稳,各项装置牢固、可靠,并做好转运途中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加强患者的术后交接工作,保证交接事项全面、无遗漏,并由交接护理人员签字确认。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护理人员言行、护理技术、物品准备、有效沟通,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1.3.2 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 比较交接问题、设备故障、器械完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室环境(89.5±3.2)分、护理人员言行(93.2±4.0)分、护理技术(95.0±3.3)分、物品准备(94.8±3.8)分、有效沟通(97.5±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4.0%,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23.0%,P<0.05。见表2:

    3 讨论

    品管圈属于西方国家新兴的管理模式,其在解决问题、提高管理质量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2]。

    在本文研究中开展了“质量圈”的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和目标,然后讨论出手术室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如手术室环境、护理人员言行、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物品准备、患者交接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基于此类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这样的管理手段,形成了更加明确的管理目标,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更具针对性,进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护理质量高、护理缺陷机率低,这与赵美勤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3],提示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几率,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郝莉君.探究手术室安全护理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13):33-34.

    [2]曹洁.探讨品管圈对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及实施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288-289.

    [3]赵美勤,刘敏,胡伟.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28):2929-2933., 百拇医药(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