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11
编号:13773730
放射性直肠癌40例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许东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2.4三组患者病理分期比较,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病理分期比较(例%)

    组别A期B期C期D期

    A组(n=13)13(100)0(0)0(0)0(0)

    B组(n=27)27(100)0(0)0(0)0(0)

    C组(n=20)0(0)3(15.00)17(85.00)0(0)

    由表4可以看出,C组分期明显重于A、B两组(P<0.05),A、B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放射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其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在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不同,经照射损伤后其修复能力也不同。肿瘤细胞DNA受到的损伤不可修复,而正常细胞则可逐渐缓慢恢复。回肠和直肠的位置相对固定,且二者距放疗高剂量区最近[3],加之肠粘膜组织增殖快,因而肠道成为最易受放射性损伤的器官。直肠粘膜上皮组织经过反复的炎性刺激和修复过程,致癌因素极易影响再生的上皮使其发生癌变。因此,在开展放射性治疗时,我们强调精确放疗,力争病灶得到最大的放射剂量而正常组织受到影响最小。包括选择正确的放疗方法,加强防护正常组织,坚持剂量个体化原则,控制正常组织受量。一旦发现发生放射性肠炎,应积极治疗,并长期随访,以防恶变,即放射性直肠癌的发生[4]。

    放射性癌的诊断首先要有放疗史,且肿瘤的发生部位在照野内;其次要有较长的潜伏期,本组40例患者潜伏期(12~18)年,平均15.64年;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病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