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17
编号:13766104
庄河市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17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本地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输血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进行抗HCV的检测。结果:对本院近5年来3951例输血患者抗HCV检测,无输血后抗HCV阳性者。结论:庄河地区现代输血丙型肝炎的感染率极低。

    [关键词] 丙型肝炎;输血

    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最常见的是注射器传播,静脉吸毒人群高达80%以上,在无偿献血前,献血员和受血者感染丙型肝炎的几率很高。丙型肝炎病毒HCV于1989年被发现,主要经血液传播,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自愿供血者的抗体-HCV阳性率为0.25%~1.2%,庄河地区健康人群丙型肝炎率为0.2%,在以往的调查中,大多的丙型肝炎患者有过输血史,输血是传染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丙型肝炎慢性化率较高是输血危险的重要因素。由于丙型肝炎患者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起病日期不清楚,大多数不失去劳动能力,多不主动进行治疗。近年来,国内有关丙型肝炎感染的报道较多,为了了解庄河市输血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的情况,对庄河市输血患者进行抗-HCV的检测,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研究当地是否存在经血液传播丙型肝炎,对庄河市中心医院自2006年1月到2011年1月间输血的3951例输血患者,其中男1820例,女2131例,年龄11——86岁,平均46.2岁,对其输血前后抗HCV进行检测。

    1.2方法:

    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三威公司提供。

    2结果

    HCV检测结果,3951例患者输血前抗HCV阳性6例,输血后阳性6例,输血后无新的病例产生

    3讨论

    丙型肝炎已被证实存在家庭内传播,国内外研究显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家属中抗-HCV阳性率远远高于当地一般人群的感染率,而且与患者共同生活的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大。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是引起家庭内传播的重要方式。HCV感染者应该注意可能带病毒的血液和体液对家庭环境的污染。职业性感染HCV的危险性一向很受关注,虽有报道感染率已从90年代初期的1.8%降低到2003年的0.5%,职业暴露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方法,它也成为丙型肝炎广泛传播的直接因素,在临床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受血者中常有发生,受血者输血后是否感染丙型肝炎和传染病是判断血液安全的金标准。由于现在无偿献血人群的扩大,他们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明显低于职业有偿献血者,这样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明显的减少。所以应该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和自体输血,可以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是防止丙型肝炎蔓延的有力措施,本文研究表明,丙型肝炎曾经是输血感染危害性较大的一种传染病,过去血站的筛选只用ELISA方法,该方法不能绝对安全避免输血后HVC感染,因为HCV的感染存在窗口期,这个时期ELISA方法不能检测到,但随着血站对献血员得筛选,血站对所有采集血液留样,初复检合格后方可输用,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积极推广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这样降低了感染的几率,以及核酸技术的运用,缩短了窗口期,使丙型肝炎的输血感染率极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赵华,常明,邢淑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8,7(4):207-209.

    [3]廖文,高海燕.丙型肝炎在家庭内的传播[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0,1(1):48-49.

    [4]倪燕君,刘厚钰.职业性血源危害的危险性评估和处理(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J].肝脏,2004,9(2):116-117., 百拇医药(高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