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治疗分析思路的探讨(2)
1.3.5 病人的基础疾病:病人的基础疾病也会影响细菌的判断同时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也有影响,比如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注意有无糖尿病等低免疫性基础疾病,病人是否有以前长期住院史,若有类似情况,病人很容易感染非发酵菌或耐药菌,比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病原菌。1.3.6 本院的细菌学监测情况。医院应该对本院细菌学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统计,这样既可了解各感染疾病病原菌的大致分布情况,也可了解本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1.3.7 细菌的特点:各种细菌都能产生各自的毒素及代谢物,细菌的致病物质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通过机体的特异反应来鉴别细菌的种类,比如嗜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溶解毒素,在免疫力底下的患者会形成弥散性红斑和水泡;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会导致肌肉活动的兴奋与失调,导致屈肌、伸肌同时发生强烈收缩,骨骼肌出现强烈的痉挛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细菌的天然耐药情况。
1.3.8 前期病人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史:前期病人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史可以对致病菌的判断进行逻辑推理,比如如果病人前期使用过一段时间主要针对阴性菌的一般药物,入院后各指标分析还是指向阴性菌感染,但是临床效果不好,则提示可能是产酶的阴性菌,若入院后各指标提示是阳性菌的感染,则只需选用一代头孢或其它对怀疑的该阳性菌很强的药物。
1.4 微生物检查报告:结合患者痰涂片、痰或脓液培养和血培养的结果,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指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