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79441
腹部术后伤口感染与脂肪液化的鉴别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年第6期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的治疗情况。结果: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所有患者经过局部抗感染治疗后均达预期愈合。结论: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应用局部抗感染治疗而不是传统的扩大引流治疗方法。

    关键词:切口脂肪液化,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of fat liquefaction of abdominal incis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treatment of infection and fat liquefaction in 13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cision. Results: All the cases of fat liquefaction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cision healed by first intension after local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Conclusion: Fat liquefaction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cision should be treated by conserving the suture with local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of drainag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Fat liquefaction of incis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42-01

    腹部术后伤口感染与脂肪液化均为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近年来伤口脂肪液化日趋增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及延长住院时间。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发生伤口感染与脂肪液化130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0例,伤口感染92例,脂肪液化38例,男72例,女58例,年龄45-78岁,伤口感染组中阑尾术后48例,胆道手术2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大隐静脉剥脱术2例,肠梗阻肠吻合术3例,伤口液化组中胆囊切除术31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5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例。伤口感染主要表现第3天或第4天切口中段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出现,甚至带有粪臭味,深度可达肌层。伤口脂肪液化主要表现在术后第5天或第6天切口中段愈合不佳,挤压可见少许含有脂肪的淡黄色液性分泌物,非脓性,无异味,切口亦无明显红肿,深度为皮下脂肪层。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对92例感染伤口在沿用传统的处置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碘伏直接涂擦伤口后,留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或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后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经临床观察碘伏与甲硝唑注射液二者对伤口肉芽的生长未见明显差别。脂肪液化的伤口患者中其中2例拆除了部分缝线后再采用传统的处置方法治疗,每天换药一次,经换药10天伤口愈合。其余36例均保留原缝线,对液化范围≤1cm,液性分泌物较少的12例仅采用轻轻挤出切口中的积液然后用酒精棉球经数次擦试获得I期愈合,对伤口液化范围>2cm,采用5ml注射器吸入庆大霉素注射液,用空针头经由尚未愈合的伤口皮肤缝隙缓慢滴入,具体方法是:用庆大霉素简单冲洗后注入1-2ml,每日进行一次,3-5天均全部伤口愈合。

    2 讨论

    长期以来对伤口感染的治疗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而对近年日渐增多的脂肪液化伤口的认识与治疗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未能做到有效预防,未能尽早发现及正确处置。近年来肥胖即腹壁脂肪肥厚的患者十分多见,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亦十分普遍,其瞬间的高温可致脂肪组织变性或坏死,为此为预防或减少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脂肪肥厚者可采用普通手术刀与出血点电烙相结合,既可达到减少或减轻对脂肪组织的大片烧灼又能有效止血。术毕应重视伤口的冲洗,必要时可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冲洗。缝合脂肪层可分层缝合,针距不宜过大,以保证不留空腔且能达到良好的对合。对可能感染的Ⅱ类切口,尤其是腹壁脂肪肥厚的患者术后每日应检查伤口。伤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第3-4天,可有明显的红肿,及疼痛,甚至有异味的粘稠分泌物出现,深度可达肌层。而脂肪液化则发生在术后第5-6天,伤口无明显红肿,不感疼痛亦无脓性分泌物,多在例行的检查伤口时发现敷料有少许非脓性分泌物,切口愈合不佳,挤压后见含有脂质的稀薄无味淡黄色液体出现,量亦不多。一般局限在皮肤缝合的1-2针或2-3针的皮肤缝线间距内[1]。深度局限在脂肪层。伤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应与切口感染有别,前者强调引流通畅,后者则重视保持切口的有效对合,亦即不宜用传统的加强引流的观点指导治疗。本组2例拆除皮肤缝线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明显延长了伤口愈合的时间,而另36例采用保留原缝线的基础上仅局部轻轻挤压后用酒精擦拭或经切口注入庆大霉素的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应予肯定与推广。此外临床对于红肿的伤口常采用TDP照射,由于TDP可使液化区温度升高, 且不能起到减少或终止伤口的脂肪液化,因此不适宜用于可能发生或已发生脂肪液化的伤口。

    参考文献

    [1] 孙英信,隆永效,治疗腹部伤口脂肪液化21例, 医学结论与实践,2003,16,(4):421, 百拇医药(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