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原因及中西医护理浅淡(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82-01痛经一词源于希腊文,dys意指疼痛,meno意指月,rrhea意指流血,痛经(dys-menprrhea)指月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腿痛等。正常月经期妇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仅当疼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临床才诊断为痛经。
中医对于痛经的记载,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隋代《诸病源候论》则首先立“月水来腹痛候”,并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治疗痛经的温经汤,至今仍被世人所喜用。自金元时代以后,对本病的认识逐步完善,归纳总结出虚、实、虚实杂夹等不同的病因病机和痛经的辩证要点,既疼痛的性质和时间辩虚实的观点。如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证者多痛于未经之前,经通而疼自减;虚疼者多于即行之后,血去而疼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张景岳的这一认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