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
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长期的腹泻可以造成患儿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会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法、中药敷贴法、中药熏蒸法等,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94-01
小儿腹泻是儿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之高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伴随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质地形状改变或泻下如水为主的临床表现。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病,但在夏季发病率最高,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食物容易变质、细菌容易滋生,而且天气炎热小儿喜食寒凉之物降温,过多寒凉之物刺激容易造成小儿的脾胃虚弱,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小儿腹泻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其主要病因为小儿脾胃虚弱、内伤饮食、感受外邪等,长期的腹泻可以造成患儿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会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要足够重视。
, 百拇医药
西医临床治疗该疾病多以对症止泻、补充电解质为主。正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从中医学的起源来看,中药外治远早于内治,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法、灸熨等多种方法的记载。《黄帝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书中,也系统地介绍了外治法的历史、种类、理论根据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法、中药敷贴法、中药熏蒸法,在我国的临床医学资料是早有记载,而最近几年对外治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就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外治法进行如下简要概述。
1 针灸法治疗
我院于2010年到2012年使用针灸法治疗小儿腹泻116例,使用毫针针刺患者的天枢、足三里、大肠俞、脾腧等穴位,同时使用艾绒放置于毫针顶端进行穴位燃烧,毫针针刺穴位,疏通经络气血,调节患儿的脾胃功能,同时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独特的芳香气味能穿透肌 肤,能加速患者的血液运行,加强针刺的效果,起到激发和调节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患者免疫力,以达止泻的目的。治疗116例患儿,其中痊愈的例数22例,显效31例,好转为4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0.2%。以上的结果说明使用外治法当中的针灸法治疗小儿腹泻上,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使用该法是存在几个不足之处。首先,因就诊的患者均是小儿,年龄平均为8岁,有很多患儿在进行针刺前,由于对毫针的惧怕,有部分患者不愿配合,如果针灸时患儿不配合随便扭动,容易出现断针的危险。其次,中医外治法相对于西医治疗来说,见效要慢,如果患儿来就诊时已经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一般不建议以中医治疗为主,应以西医治疗为主配合以中医治疗辅助。
, 百拇医药
2 中药敷贴法治疗
使用此法治疗,一般采用具有温中散寒、健脾止泻功效的的中药熬制后敷于患儿的脐腹部和相应的穴位上,以起到健脾止泻的目的。我院使用敷贴法治疗小儿腹泻108例,进行单贴脐部治疗和脐部敷贴结合静脉输液的方法治疗各54例。脐部治疗将中药贴于患者的神阙穴上,一天药物更换1次,而脐部敷贴结合静脉输液治疗除了进行上述脐部治疗之外,还同时配合输液治疗。脐部治疗组54例患者,痊愈的例数9例,显效11例,好转为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4%,而脐部结合静脉输液组痊愈的例数12例,显效15例,好转为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3%,且该组治疗患者所用的时间平均为4.5天,要少于脐部治疗组的6.5天,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说明中药敷贴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上是可行的,同时配合输液治疗还可以加强治疗的效果,减少患儿住院的时间。该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使用也是要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在患者的皮肤表面的穴位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药物敷贴,容易造成局部出现皮疹或其他过敏情况,同时中药都有一定的气味,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使患儿整个人都散发出药的味道,有的患儿家长难以接受。
, http://www.100md.com
3 中药熏蒸法治疗
中药熏蒸法主要是通过对中药进行蒸煮之后,在其还有温度时进行足浴、泡澡等,主要是通过药物的热气蒸腾进入患儿打开的穴位,起到止泻的目的,因泡澡在临床实践上存在一定的不可行性,同时足部有多个人体穴位,且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错落相交,所以临床上多使用中药蒸煮后浸泡患儿双足,通过足部表面皮肤经络的渗透吸收作用,进入患儿的全身气血运行而发挥作用 。我院对98例患儿进行中药浴足治疗,其中18例患儿连续使用3天后,症状有所减轻,再连续治疗7天之后,症状基本消失;32例患儿连续治疗7天之后症状有改善,再连续治疗7天,症状消失;23例患儿连续治疗10天之后症状有改善,后又出现发烧,配合输液治疗后症状5天后消失,剩下的25例患儿使用3天之后症状完全没有减轻,后改为输液治疗。上述患儿总的有效率为74.5%,其中还有23.5%的患儿治疗效果不稳定,有复发的情况。虽然中药浴足治疗小儿腹泻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治疗效果不甚稳定,同时还存在治疗疗程较长的缺陷(最短治疗时间要>10天)。所以,临床上一般不把它作为主要疗法。
, 百拇医药
4 结论
中医外治法处理在上述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方法之外,还有局部推拿、按摩治疗和壮医 药线点灸治疗,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上还是存在一定疗效的。从我院的研究报告结果来看,中医外治法治疗的最低有效率都有70.4% ,具有临床使用的意义。但是,此种方法在治疗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疗程长、见效慢、药味较大,大部分患者对针刺的惧怕等等,特别是疗程长、见效慢的缺点使其不适用于有急性腹泻,伴随有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综上所述,虽然中医外治法法治疗小儿腹泻有一定的疗效,也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临床实践使用的过程当中,最好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外治法加输液法配合治疗,就能达到快速和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5
[2]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13:381-384, 百拇医药(王军)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94-01
小儿腹泻是儿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之高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伴随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质地形状改变或泻下如水为主的临床表现。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病,但在夏季发病率最高,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食物容易变质、细菌容易滋生,而且天气炎热小儿喜食寒凉之物降温,过多寒凉之物刺激容易造成小儿的脾胃虚弱,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小儿腹泻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其主要病因为小儿脾胃虚弱、内伤饮食、感受外邪等,长期的腹泻可以造成患儿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会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要足够重视。
, 百拇医药
西医临床治疗该疾病多以对症止泻、补充电解质为主。正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从中医学的起源来看,中药外治远早于内治,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法、灸熨等多种方法的记载。《黄帝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书中,也系统地介绍了外治法的历史、种类、理论根据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法、中药敷贴法、中药熏蒸法,在我国的临床医学资料是早有记载,而最近几年对外治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就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外治法进行如下简要概述。
1 针灸法治疗
我院于2010年到2012年使用针灸法治疗小儿腹泻116例,使用毫针针刺患者的天枢、足三里、大肠俞、脾腧等穴位,同时使用艾绒放置于毫针顶端进行穴位燃烧,毫针针刺穴位,疏通经络气血,调节患儿的脾胃功能,同时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独特的芳香气味能穿透肌 肤,能加速患者的血液运行,加强针刺的效果,起到激发和调节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患者免疫力,以达止泻的目的。治疗116例患儿,其中痊愈的例数22例,显效31例,好转为4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0.2%。以上的结果说明使用外治法当中的针灸法治疗小儿腹泻上,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使用该法是存在几个不足之处。首先,因就诊的患者均是小儿,年龄平均为8岁,有很多患儿在进行针刺前,由于对毫针的惧怕,有部分患者不愿配合,如果针灸时患儿不配合随便扭动,容易出现断针的危险。其次,中医外治法相对于西医治疗来说,见效要慢,如果患儿来就诊时已经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一般不建议以中医治疗为主,应以西医治疗为主配合以中医治疗辅助。
, 百拇医药
2 中药敷贴法治疗
使用此法治疗,一般采用具有温中散寒、健脾止泻功效的的中药熬制后敷于患儿的脐腹部和相应的穴位上,以起到健脾止泻的目的。我院使用敷贴法治疗小儿腹泻108例,进行单贴脐部治疗和脐部敷贴结合静脉输液的方法治疗各54例。脐部治疗将中药贴于患者的神阙穴上,一天药物更换1次,而脐部敷贴结合静脉输液治疗除了进行上述脐部治疗之外,还同时配合输液治疗。脐部治疗组54例患者,痊愈的例数9例,显效11例,好转为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4%,而脐部结合静脉输液组痊愈的例数12例,显效15例,好转为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3%,且该组治疗患者所用的时间平均为4.5天,要少于脐部治疗组的6.5天,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说明中药敷贴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上是可行的,同时配合输液治疗还可以加强治疗的效果,减少患儿住院的时间。该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使用也是要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在患者的皮肤表面的穴位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药物敷贴,容易造成局部出现皮疹或其他过敏情况,同时中药都有一定的气味,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使患儿整个人都散发出药的味道,有的患儿家长难以接受。
, http://www.100md.com
3 中药熏蒸法治疗
中药熏蒸法主要是通过对中药进行蒸煮之后,在其还有温度时进行足浴、泡澡等,主要是通过药物的热气蒸腾进入患儿打开的穴位,起到止泻的目的,因泡澡在临床实践上存在一定的不可行性,同时足部有多个人体穴位,且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错落相交,所以临床上多使用中药蒸煮后浸泡患儿双足,通过足部表面皮肤经络的渗透吸收作用,进入患儿的全身气血运行而发挥作用 。我院对98例患儿进行中药浴足治疗,其中18例患儿连续使用3天后,症状有所减轻,再连续治疗7天之后,症状基本消失;32例患儿连续治疗7天之后症状有改善,再连续治疗7天,症状消失;23例患儿连续治疗10天之后症状有改善,后又出现发烧,配合输液治疗后症状5天后消失,剩下的25例患儿使用3天之后症状完全没有减轻,后改为输液治疗。上述患儿总的有效率为74.5%,其中还有23.5%的患儿治疗效果不稳定,有复发的情况。虽然中药浴足治疗小儿腹泻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治疗效果不甚稳定,同时还存在治疗疗程较长的缺陷(最短治疗时间要>10天)。所以,临床上一般不把它作为主要疗法。
, 百拇医药
4 结论
中医外治法处理在上述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方法之外,还有局部推拿、按摩治疗和壮医 药线点灸治疗,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上还是存在一定疗效的。从我院的研究报告结果来看,中医外治法治疗的最低有效率都有70.4% ,具有临床使用的意义。但是,此种方法在治疗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疗程长、见效慢、药味较大,大部分患者对针刺的惧怕等等,特别是疗程长、见效慢的缺点使其不适用于有急性腹泻,伴随有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综上所述,虽然中医外治法法治疗小儿腹泻有一定的疗效,也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临床实践使用的过程当中,最好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外治法加输液法配合治疗,就能达到快速和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5
[2]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13:381-384, 百拇医药(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