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2677140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新策略认识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95-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缓慢发展的综合征。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发生的机制是心肌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致使神经内分泌因子被激活,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衰,药物治疗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国内外循症医学主要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剂治疗;非药物治疗的心脏康复和器械治疗得到充分重视和应用。

    1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1.1改善症状的药物

    (1)利尿剂是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第一步,利尿剂合理应用是其他药物成功的关键,应该以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为主,例如:氢氯噻嗪片每次12.5mg,一日两次。

    (2)强心甙类:地高辛作为正性肌力药物中唯一能长期应用而不增加死亡率,不对预后产生负面影响药物主要益处在于减轻症状和改善临床状况,每日0.125mg维持应用,服药时间最好选在凌晨1至2时。地高辛可用于心功能Ⅱ、Ⅲ级以上患者,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依次应用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

    1.2改善预后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但由于不良反应高发和患者耐受性不理想,可根据情况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以替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为一线用药,在患者已经在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耐受的情况,此两药如联用尚需慎重,因为目前临床试验中国患者的结果是负面的。

    (3)交感神经阻断药:B受体阻滞剂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及早加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液体潴留的患者必先应用利尿剂至液体潴留消除,体重稳定在“干重”状态下才应用B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靶剂量,把靶目标心率控制在每分钟55-60次。

    1.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于心功能Ⅱ级以上加用。按先后次序应用药物是心力衰竭治疗的特点,也是对临床医师的严格要求。首先应用利尿剂,然后依次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对心功能Ⅱ级可加地高辛,疗效不好再加螺旋酯,对心功能Ⅲ以上则现加螺旋酯。

    2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1)器械治疗:埋葬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三腔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减少猝死改善预后。

    (2)心脏康复:以运动训练为核心,结合教育及有害生活方式的纠正,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生理功能,平衡生理状态,使患者接近或达到融入社会和工作的能力。

    (3)心脏永久机械支持和心脏移植:实用难治性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国为主编. 实用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9月

    [2]2010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新策略高峰论坛主旨报告., http://www.100md.com(高全洪 胡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