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如何避免肚皮瘀斑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193-01低分子量肝素钙是一种新型抗凝药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在临床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与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钙优势显著,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因此临床应用率越来越广。但在皮下注射后患者肚皮部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紫痕等,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临床抗血栓治疗中低分子量肝素钙属于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长的半衰期、生物利用率高,可以有效降低出血及血小板凝聚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在治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做好护理工作,减少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局部出血,预防或减少瘢痕。
1 产生肚皮瘀斑的原因
(1)注射过浅,在人体皮肤浅筋膜部位神经和血管分布较多较广,在进行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时穿刺太浅或者向一边倾斜刺入,会扩大针头的损伤区域,从而造成一定的疼痛感,再加上内外穿刺位置不同,就会在穿刺处造成皮下淤血。(2)残留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