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25929
在坚持不懈中实现人生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第2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内分泌科,记者见到了耐心询问患者病情的潘长玉医生,病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潘大姐”,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的潘医生今年已经75岁高龄了,但她不顾年事已高,强烈的社会责任戚和高尚的医德促使她依然积极奔走在糖尿病防治、科研教育和学术交流的第一线……

    坚持不懈把青春献给医学事业

    潘长玉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本科医疗系,时年23岁的她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当了一名普通的住院医生,从此一干就是50多年。她先后担任内科住院医、住院总、主治医师,由于基本功底扎实,医风严谨认真,具备丰富的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经验,当了解放军总医院的第一任急诊室主任,三年后历任普内科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

    这些年来,她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内分泌事业,把满腔的赤诚奉献给了糖尿病患者。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重要首长,潘长玉都认真负责、熟习病历,治疗上精益求精。无论从专业,还是从医德医风角度,潘长玉在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和患者心中都是一位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好医生。
, http://www.100md.com
    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逐渐有放弃治疗的念头。潘长玉发现后,多次和这位患者沟通,鼓励她坚持治疗,并利用工作之余家访。最终,在潘长玉医生的鼓励和帮助下,这位病人消除了顾虑,开始了乐观、积极的治疗和生活。

    还有一位病人,经常治疗中断,病情不见好转反而逐渐严重。经过潘长玉反复询问,才得知他家境非常困难,无法承担最基本的医疗开支。在当年大家都不宽余的情况下,潘长玉拿出自己的津贴,为这位病人支付了不足的费用。也许有人不理解她的做法,但看着病人一个个好转,潘长玉感到由衷地快乐,她说:“医生是为百姓服务的,为老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值得的。”

    行者无疆发起糖尿病教育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而我国为数众多的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量患者对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危害知之甚少,部分地区专科或非专科医务人员也存在教育误导现象。
, 百拇医药
    在这种情况下,潘长玉教授参照国外的经验向医院领导提出建设糖尿病教育中心的想法,也是我国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医生之一,她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糖尿病教育体系和专职糖尿病教育人员,发展我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事业。由于过去没有先例可借鉴,这是一条需要自己去探索的中国化的糖尿病教育模型和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十年前解放军总医院糖尿病教育中心正式成立了,潘长玉教授又提出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学习班”、“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班”,“全军医师学习班”的想法,如今这种学习班已经坚持了十年,她亲自为学员授课,讲解防治糖尿病新理念,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听课的不仅有医生、护士,还有病人和家属。通过各种场合授课,不仅加强了地区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护理和管理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减轻或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在我国糖尿病教育已相当普及的今天,回眸当年的启步也是很有意义的。
, http://www.100md.com
    持之以恒半个世纪不曾松懈

    潘长玉教授在半个世纪的工作时间里,敬业勤业,数十年如一日,把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奉献给了医学事业,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放在糖尿病的防治和教育事业上,把解除病人的疾苦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和努力方向。现在的潘长玉教授对待工作一如既往依旧严谨、努力,在从事科研课题临床试验的同时,仍抽时间参加查房、远程会诊、保健会诊和授课等工作。

    1997年香港回归后,有几位香港糖尿病医师与内地糖尿病医师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两岸三地同行希望能定期交流的愿望,经过酝酿,“华夏内分泌会议”这一设想取得了共识,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召开4次会议。2008年12月,在两岸实现三通的前夕,终于在台北圆山饭店召开了“第5次华夏内分泌学术交流会议”。潘教授就是当年参与酝酿“华夏内分泌会议”的发起者之一。

    淡泊名利毕生追求的信念

    作为一名在国内外内分泌领域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和在多项国际专题研究中的中国方面负责人,潘教授在谈起糖尿病防治工作,谈到糖尿病人群的现状,谈起糖尿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等话题时总显得神情振奋、话语滔滔不绝。但当记者问到她的个人情况时,却显得格外沉默。记者几次想把话题扯到潘教授身上,都被她的微笑扯开了。

    “我们做的工作远远不够,糖尿病顽疾没有攻克的一天,我们就没有评功摆好的一天。”直到采访结束,潘教授谦虚的话语仍然回荡在记者耳边……, 百拇医药(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