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发作性疾病 > 癫痫(羊痫风)
编号:13781125
“癫痫”背后的真相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01
     一天,一位来自美国的糖尿病患者来到门诊,他长期靠一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并偶尔早上测量空腹血糖,但近几年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每天胰岛素总量已将近120单位,但是空腹血糖依旧很高,经常超过10.0mmol/L。更令他苦不堪言的是,过去的十年中,他常在晚上癫痫发作,只能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品维持。我给他做了详细地检查,竟然发现他在睡前及凌晨血糖很低,有时甚至低于1.0mmol/L,白天大多数时间也处于较低血糖状态,相反在早晨却常常出现空腹血糖较高的情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对他进行了血糖监测后,便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胰岛素用量过大!尤其是他睡前不习惯加餐,导致凌晨仍处于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期及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期,这就极易造成夜间低血糖而早晨出现反跳性高血糖,我们医学上称这一现象为苏木杰反应。这位外国朋友仅测早晨空腹血糖,主治医生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因此导致他的胰岛素用量越用越大。后来,我们给他调整了胰岛素用量,“癫痫”渐渐销声匿迹了,而在他回美国之前胰岛素总量减至了不到70单位。

    当然,这是一个真实而极端的例子,但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我院数年前调查发现,购置血糖仪的患者大多数每月仅监测2~3次,而当时美国人平均每月监测30次,港台人每月监测8~10次。这固然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患者朋友对为什么要监测,和怎样才能正确有效的监测并不十分清楚。

    如今有不少患者已经认识到血糖监测可以帮助调整治疗方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早餐后血糖的监测,但大多数患者并未意识到我们要监控的血糖水平应该是总体、全面、多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尤其要关注夜间血糖水平,因为白天有三餐进食而夜间往往10余小时腹中空空,这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尤其有较大剂量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或某些剂量较大的口服胰岛素促泌剂的患者尤为重要。

    年纪较大、自主神经受损、熟睡等情况往往使患者不易感知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这就很容易出现开头那个例子胰岛素剂量越用越高,胰岛素用量增加而空腹血糖不降反高的奇怪现象。然而,严重的后果绝不止此,对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些老年人,低血糖尤其夜间低血糖是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致命,致残疾病的直接和间接触发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全天各时间点(包括午夜或凌晨这个低血糖易发点),不必在意某一点高,更在意全天的总体控制情况,血糖失控,调整治疗阶段监测次数多一点,而控制良好血糖平稳阶段监测次数少一点,就诊前1~2天监测次数多一点,让医生对你了解多一点,判断就会准一点。

    (编辑/王敏), http://www.100md.com(吴松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发作性疾病 > 癫痫(羊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