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联合卡博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功能损伤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血糖,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方法,2结果,1血糖比较,2糖化血红蛋白,3血脂,4血液流变学,5血管弹性,6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7肱动脉功能以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比较,3
慕晓梅
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穆棱 157599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功能损伤的机率高于其他人群,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脉功能损伤的预防尤为重要[1]。现将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卡博平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应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对比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7月—2015年7月,根据电脑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已知晓研究流程以及研究目的,均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74±2.84)岁,体重 60~79 kg,平均体重(71.23±2.85) kg。
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69±2.82)岁,体重 60~79 kg,平均体重(71.24±2.86) kg。
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P值均大于0.05,这就说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会对本次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教育所有研究对象对饮食进行控制,积极锻炼身体,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卡博平进行治疗,每次给予100mg,3次/d。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实验组患者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每次给予30 mg,3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管弹性参数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动脉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血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没有显著差异(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没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的比较[(±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56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糖尿病新世界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