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5年第19期
编号:284716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换药,伤口,抗菌,1病因,病原学和临床表现,2预防措施,3治疗措施

     王海英白城市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王海英

    白城市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合并有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的骨折患者较普通骨折患者更易引发切口感染。如治疗不当,将使感染迁延不愈,导致严重的病废。要预防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必须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切口感染,要通过严格监控血糖和饮食治疗,手术治疗,定期规范换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和适当镇静止痛等措施,促使患者及早痊愈。其中,控制血糖,规范换药是治疗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骨折;糖尿病;切口感染;防治措施

    手术治疗骨折病人时,如果围术期没有得到积极的综合处理,术后切口往往会出现感染的发生。如果合并有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更易引发切口感染。临床中经常遇到术后感染,病程较为复杂。如治疗不当,将使感染迁延不愈,导致严重的病废。为此,该研究者在分析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因和诊断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其预防和治疗。

    1 病因、病原学和临床表现

    1.1 发病原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因抵抗力减弱而导致骨折延期愈合和切口感染,这是糖尿病患者骨折易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内在原因。术前未控制好血糖,未备皮,消毒不严格;术中操作粗暴,皮肤保护不佳,止血不当,缝合不严密,未放置引流条;术后观察不严密,处理不及时等,均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外在因素。

    1.2 病原学和感染机制

    毒力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常会造成早期感染。造成晚期感染的病原体通常毒力较低,数量较少,如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1]。内植物相关的感染经常是由生长在生物膜内的微生物所致。病原体首先粘附到内植物表面,然后聚集成生物膜[2]。处于自由活动的微生物对抗生素和宿主的防御机制(抗体和巨噬细胞)敏感,而生活在生物膜内的病原体由于生物膜基质的保护则对此耐受。生物膜内代谢物质耗尽及废物的积聚使得病原体生长缓慢甚至进入静止期,较活跃期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受力提高了约1000倍[3]。另外,异体组织的存留机会增加机体的易感性。部分抗菌药物可消灭那些被生物膜保护的静止状态下的微生物,如利福平对葡萄球菌有效,而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有效。

    1.3 临床表现

    按照术后切口感染出现时间和病情,可分3期:①早期感染。2周以内病程者,大部分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和(或)有波动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0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糖尿病新世界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