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62876
玉红膏用于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玉红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56例因糖尿病足而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给予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局部清创换药,而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以局部生肌玉红膏覆盖患者创面。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92.86%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71.43%要明显高,且试验组患者的疮口愈合天数以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玉红膏对糖尿病足患者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而且还能明显缩短患者的疮口愈合天数以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玉红膏;糖尿病足;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029-02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我国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状态。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不断加长,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糖尿病足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所导致的[1]。若患者出现糖尿病足这一并发症,则其溃疡面的愈合速度往往是比较缓慢的,不仅疮口容易反复感染,而且其致残率十分高,有些患者甚至出现截肢的可能,患者的预后情况十分不理想。临床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并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外敷治疗是目前治疗此病常采用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与患者所敷的治疗药物有很大的关系[2]。该研究旨在对比分析5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来探究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玉红膏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此次研究的56例患者均为该院在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足的相关确诊标准,并将不符合该研究标准的患者进行排除。患者年龄50~76岁,其中男患者和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3例和23例,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0.3±3.2)年,糖尿病足平均病程为(2.8±1.2)年。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表明:1级患者1例,2级患者41例,3级患者12例,4级患者2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各含28例患者的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并用胰岛素降低患者的血糖,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控制。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应用适当的药物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给予所有患者糖尿病常规治疗,并给予对照组常规外科局部清创换药,而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以局部生肌玉红膏覆盖患者创面。在治疗1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记录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疮口愈合天数以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进行记录并分别对比分析。疗效评定:若患者的皮肤愈合情况良好则为治愈;若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病变程度根据Wagner分级显示缓解程度在2级以上则为显效;若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病变程度根据Wagner分级显示缓解程度在1级以上则为好转;若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病变程度并无好转甚至出现恶化的状况则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进行资料的对比,χ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对比,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92.86%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71.43%要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疮口愈合天数以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疮口愈合天数以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很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所导致的。糖尿病足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且由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其致残率也居高不下,成为广大医生以及患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3]。若患者出现糖尿病足这一并发症,则其溃疡面的愈合速度往往是比较缓慢的,不仅疮口容易反复感染致残率比较高,且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截肢的可能,患者的预后情况往往十分不理想。虽然对患者实施截肢的治疗费用是很大的,但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合理控制以及给予有效的治疗处理是可以降低患者截肢概率的[4]。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神经病变以及血管病变和免疫障碍等因素。有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发病与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末梢组织的缺血、缺氧以及神经受损和局部感染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糖尿病病情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从而导致患者长期糖代谢紊乱所导致的[5]。在现代医学上,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多以严格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为主,同时还积极的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有效处理。此方法虽然能有效的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控制,但并不能对患者创伤面的溃疡愈合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并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以及合理调节患者的微循环,并积极控制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前提下,对患者的患处适当的外敷一些治疗药物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的,且其治疗效果与患者所敷的治疗药物有很大的关系[6]。玉红膏是由当归以及白芷、甘草等八味中药材所制成的,具有刺激人体毛细血管生成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的作用,对患者创伤面毛细血管微血栓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降低作用。同时,它还能使得患者创伤面的营养以及血液供给情况得以改善,并扩张患者肉芽组织中的血管,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患者的组织供氧,从而有利于患者创面的愈合以及修复[7]。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患者的肉芽组织是否开始正常生长以及生长的时间长短是衡量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关键性指标[8]。在该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5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来探究了采用玉红膏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玉红膏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患者92.86%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采用常规外科局部清创换药的对照组71.43%要明显高,且试验组患者的疮口愈合天数以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这就说明,玉红膏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不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而且敷用操作比较简单,价钱便宜,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一江,陈丽娟,洪兵,等. 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11):87-88.

    [2] Malyszko J. Mechanism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chronic kidney disease[J].Clin Chim Acta,2010,411(19/20):1412-1420.

    [3] 朱晓娟,张娣娣,姚静,等.复方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6A):61-63.

    [4] 董威.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8):1827-1828.

    [5] 陈晓琴,胡琼.康复新液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13(4):358-359.

    [6] 吴海英,陈清华,林少娜.感染性糖尿病足封闭负压吸引的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35-2736.

    [7] 魏庆,姚昶,尹恒,等.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47):31-33.

    [8] 黄绍军,刘庆杰.糖尿病足89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5):150-152.

    (收稿日期:2015-12-28), http://www.100md.com(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