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62854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针对临床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开展相关研究。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440例乳腺癌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4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及392例患者没有合并糖尿病。按照是否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分为治疗甲组(24例)、治疗乙组(24例)和非糖尿病组(392例)3组,对乳腺癌病理分期、死亡率、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方案等有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 治疗甲组、治疗乙组和非糖尿病组3组患者死亡率都存在明显差异,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22/24)、83.3%(20/24)、89.8%(352/392),P<0.05。由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可知,相对于治疗甲组,治疗乙组的预后效果不佳(P<0.05)。治疗甲组和治疗乙组在临床特征方面,T3~4期患者具有较高比例(P<0.05),更容易产生淋巴结转移。 结论 相对于治疗甲组,治疗乙组预后效果不佳,而糖尿病用药对乳腺癌不同分型患者预后都具有不良影响。

    [关键词] 乳腺癌;二甲双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059-02

    糖尿病是临床中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并呈逐渐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5.5亿例糖尿病患者。具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约有4.2%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会产生癌症,其中乳腺癌可达20.8%。基于糖尿病与癌症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分析降低患者死亡率,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的临床治疗方法目前已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热点[1]。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中,二甲双胍属一线用药,采用对糖异生和糖原分解的有效抑制实现对血糖指标的降低,并能使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恢复分泌胰岛素。有研究结果表明,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降低,而服用二甲双胍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与其获得的良好预后具有一定的关系。该研究针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与同期没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乳腺癌与糖尿病患者用药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440例乳腺癌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4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及392例患者没有合并糖尿病。按照是否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分为治疗甲组(24例)、治疗乙组(24例)和非糖尿病组(392例)3组,对乳腺癌病理分期、死亡率、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方案等有关数据进行研究。

    诊断糖尿病按照以下标准[2]:医生对患者疾病史、用药史及血糖指标等有关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不低于7.0 mmol/L,或随机血糖不低于11.1 mmol/L,或糖耐量试验后2 h血糖不低于11.1 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男性患者;患者不完整病历资料;多原发癌;没有进行手术、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患者;没有服用降糖药物患者等予以排除。

    1.2 数据分析

    患者临床病理分期按照美国癌症分期分类,如果超过10%细胞都具有ER或PR表达,表明结果为阳性。Her-2阳性根据免疫组化+++结果,或FISH为阳性的检测结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检测乳腺癌Ki-67阳性的标准。该研究按照欧洲乳腺癌诊断标准,将14%用于区分ER或PR阳性、Her-2阴性分型临界值[3]。化疗方案分类根据是否存在含有蒽环类药物,按照药物种类将内分泌治疗方案分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癌症确诊与死亡时间之间存在的间隔为总生存时间,将癌症和其它原因作为患者死亡原因的分类。该研究对与癌症有关的死亡进行重点讨论,以该研究作为全部所有患者的最后随访。

    1.3 统计方法

    对患者临床特征和基本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对各组患者之间的生存率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及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各因素与预后之间关系的鉴别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其中将源于临床和统计方面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中。对有关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按照双侧检验方法,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治疗甲组、治疗乙组和非糖尿病组3组患者死亡率都存在明显差异,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22/24)、83.3%(20/24)、89.8%(352/392),P<0.05。由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可知,相对于治疗甲组,治疗乙组的预后效果不佳(P<0.05)。治疗甲组和治疗乙组在临床特征方面,T3~4期患者具有较高比例(P<0.05),更容易产生淋巴结转移。

    3 讨论

    该研究病例主要是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分为治疗甲组、治疗乙组及非糖尿病组3组,结合各组患者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较,治疗甲组可预见患者5年生存率较好,而治疗乙组患者与此结果相反。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甲组患者与治疗乙组相比较,与良好的预后效果具有密切关系,但与非糖尿病组比较而言,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治疗甲组患者与治疗乙组及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较,均能够明显预见其预后效果良好。据英国相关研究结果显示[4],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对乳腺癌的较高罹患风险具有一定的预见作用,但糖尿病不同用药分组患者对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不存在显著差别。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相比较而言,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与预后不佳存在一定关系。台湾的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相比较,患者若合并糖尿病则充分表明其预后不佳。另外,有关研究结果也显示,糖尿病组患者有关数据都能够表明患者无病生存时间都处于较短的中位。相关分析结果也充分表明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将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但在临床治疗中,二甲双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目前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服用二甲双胍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与良好的预后具有密切关系。, http://www.100md.com(康世瑾 安淑敏 刘志远 郭琳琳 刘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