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316688
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的预后分析和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的预后分析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研究时间确定为2013年8月—2015年8月,随机选择就诊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84例,同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治疗手段,而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5.23%,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为47.62%;对照组患者心律指标为(72.14±2.15)、离散度指标为(42.03±2.13),实验组患者心律指标为(64.45±2.15)、离散度指标为(45.65±5.16);对照组患者FPG指标为(8.51±1.40)mmol/L、HbA1c指标为(7.92±0.46)%,实验组患者FPG指标为(7.24±1.38)mmol/L、HbA1c指标为(7.15±1.3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38%,而对照组为19.0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虽然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疾病具有良好地效果,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运用,可将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胺碘酮;稳律散;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1(a)-0071-02

    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心衰患者占据比例为24%~47%,易出现心脏供血障碍,从而引发机体死亡[1]。该院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患者为例,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的预后分析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就诊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84例,同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为38~64岁,平均年龄为(55.2±6.2)岁。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为39~65岁,平均年龄为(56.1±6.3)岁。两组患者研究资料數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通过对患者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心率与血压变化幅度,同时对两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其中胺碘酮[名称:可达龙,通用名:盐酸胺碘酮片(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剂量为0.1~0.2 g/次、2~3次/d;稳律散(10 g延胡索、15 g当归、15 g甘松、10 g苦参、20 g黄芪)选用水煎服的方式,1剂/d,临床治疗4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予以观察[2]。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心率、血压实时观察,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则应立即开展临床救治工作;实验组患者采用合护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药物服用等相关知识;增加低脂肪(禽肉、食用菌、瓜果蔬菜、鱼虾)、高蛋白和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取;禁忌食用刺激性、油腻性食物;禁忌咖啡、烟酒和浓茶。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出现后,患者易出现焦虑和不安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性格和文化程度、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取针对性药物疗效、不良事件讲解的方式,对患者情感、内心活动予以耐心倾听,引导患者做好情绪自我调节工作,树立患者疾病治愈信心。③药物护理。胺碘酮具有较强的毒性,可使患者出现肺部浸润性病变。为了有效避免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可在药物治疗期间,保持病房内空气畅通,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呼吸频率、通气体位予以详细观察和指导;因胺碘酮内碘含量相对较高,易引起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针对此,应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开展定期检查工作,同时对胺碘酮服用剂量进行合理调整;若患者存在心衰症状,则需采用血糖个性化护理手段,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3]。

    1.3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数据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有所变化,且实验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FPG、HbA1c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HbA1c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HbA1c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为1例(2.38%),而对照组为8例(19.05%),即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机体生命质量影响的关键因素,基于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该病发病人群明显升高,而心衰作为老年糖尿病群体常见并发症,若未对其予以有效治疗,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而在相关数据调查中,≥20岁群体中,糖尿病发病率在9.7%,发病隐患则为15.5%。特别是老年患者,常伴有合并合并症的出现,以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若患者心功能等级为Ⅳ级,则1年内病死率>52%。即有效且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护理干预,是稳定心率,降低血糖,减少其病死率的关键。胺碘酮是目前抗心律失常常见药物,作为碘化苯并呋喃衍生物,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APD、ERP,预防钙离子内流,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负荷,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病率。稳律散则是借助当归、黄芪和苦参等中药的运用,起到活血复脉和益气养血的功效。

    在该次实验中,针对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选用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再者通过综合性护理手段的运用,将患者临床疗效提升至95.23%、心律指标为(64.45±2.15)、离散度指标为(45.65±5.16)、FPG指标为(7.24±1.38)mmol/L、HbA1c指标为(7.15±1.33)%、不良反应控制在2.38%。总之,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疾病具有良好地效果,加之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运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彩霞,董运凤.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的预后分析和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43-745.

    [2] 潘桂明.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3):777.

    [3] 李芳芳.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6):2479-2482.

    [4] 邬志明.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9):150-151.

    (收稿日期:2017-10-13), http://www.100md.com(吕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