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4期
编号:13314801
社区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从该社区抽取糖尿病患者168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4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导进行自我保健不给予社区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的饮食控制、用药知识、运动锻炼、心理控制、防治知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前的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后的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在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社区护理管理;糖尿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2(b)-0189-02

    糖尿病具有多发性和终身性的临床特征,患者在发病后,在高血糖水平的影响之下,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其主要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血糖,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因此,积极地进行血糖控制,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糖尿病所具有的终身性,因此,社区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过程中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时间均是在社区,因此,加强社区护理管理至关重要。该研究以下就2016年1月—2017年10月对社区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168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该社区抽取糖尿病患者168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患者。观察组84例患者,共包含43例男性、41例女性;年龄在44~72岁之间,中位年龄(58.6±4.2)岁;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例、高中学历3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39例;其中城镇户口50例,农村户口34例。对照组84例患者,共包含46例男性、38例女性;年龄在47~74岁之间,中位年龄(57.3±4.5)岁;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例、高中学历3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41例;其中城镇户口52例,农村户口32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之间的分别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实施前上报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入组患者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1.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符合WHO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该社区的长居居民;③能够配合该次研究开展的患者[3]。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凝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③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④合并实质性脏器损伤疾病的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其他影响正常沟通疾病的患者[4]。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导进行自我保健不给予社区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管理,具体实施如下:①健康档案管理:为每一位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包含患者的一般社会学资料、病历资料,及社区护理管理情况,动态管理患者的健康情况。②情绪管理: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疾病知识讲座,在讲座期间留出互动、咨询的时间,在此期间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情绪疏导,告知其负性情绪会对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指导其合理调节情绪。同时在讲座期间还可以指导患者掌握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例如分散注意力法,可读书、看报、聊天或看电影、听音乐等;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首先让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从手部开始逐渐到双脚放松全身的肌肉,然后紧张5~8 s/次,然后在放松。可指导患者在情绪紧张的时候,采取自我放松的方式来达到缓解情绪的目的。同时在定期家访、电话随访过程也着重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强调情绪控制的重要性,反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③疾病知识管理:主要以家访、电话随访、组织讲座、发放健康宣教资料等方式对患者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致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方式和标准、临床治疗方法和常用治疗药物、血糖自我监测方式、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类型和表现、坚持遵医嘱用药治疗、合理运动和饮食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等等。④饮食营养管理: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教會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和每日的活动量计算出每日的热量摄入量。然后根据计算数据合理安排每日进食的谷类、蔬菜、豆类、蛋类和奶类等实物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让患者明白,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营养全面、不挑食、不偏食,因为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都无法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其次要指导患者主食粗细搭配,食物摄入要多样化,要保证每日膳食中粗粮和细粮各占一半,主食至少4~5两,其中大米、面粉、荞麦、玉米、小米、燕麦等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相差不多,可以进行任意交换。再次要指导患者每日定时定量进食,将每天的主食分成3份,其中早餐占1/5,中餐和晚餐各占2/5,如果患者的餐后血糖较高,则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行。并且叮嘱患者早餐一定要吃,可以避免中餐前出现低血糖,以及中餐进食过多出现餐后高血糖等现象。最后要指导患者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要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控制肥腻食物的摄入量。⑤运动锻炼管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并且按照运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坚持运动。患者的运动锻炼方式主要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游泳、散步等为主,运动时间宜在饭后1 h左右,运动频率宜保持在3~5次/周,运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护理人员呀叮嘱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并且要适当运动,不可过量运动,避免由此引起低血糖。, http://www.100md.com(李远秀)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