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对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疗效观察(1)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患者采取活血化瘀针刺与依帕司他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纳入的84例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取依帕司他与活血化瘀针刺,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患者采取依帕司他片与活血化瘀针刺治疗效果显著,快速改善相关症状,促进病情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为预后提供保障。
[关键词] 依帕司他;活血化瘀针刺;疗效观察;消渴病痹症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054-0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属于糖尿病中严重并发症之一,若糖尿病患者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极易产生微血管或者大血管病變,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安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在中医上属于消渴病弊症,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应严格按照辨证分型方式选择有效治疗方式。其中血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胸闷纳呆、腹胀不适以及头晕乏力等,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选择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在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中具有重要意义[1]。2016年7月—2017年8月该院展开研究,探讨依帕司他与活血化瘀针刺在血瘀阻络型消渴病弊病痹症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纳入的84例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2.7±2.4)岁,病程26~65 d,平均病程(43.1±3.3)d;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3.2±2.5)岁,病程25~68 d,平均病程(43.8±3.4)d。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均具有消渴病史,并经过临床诊断以及检查确诊为血瘀阻络型痹症。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精神状态较好,且意识清晰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安排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①研究中采取药物过敏者。②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④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
1.2 方法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活血化瘀针刺,确定患者膈俞、手三里、足三里、合谷、照海、大陵以及昆仑等穴位,严格按照捻转提插与泻法在膈俞进针,手三里按照提插泻法,而足三里采取提插补法,合谷、照海、大陵以及昆仑等穴位均按照平补平泻方式,留针时间控制在30 min,1次/d。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50 mg,国药准字H20050893)治疗,50 mg/次,3次/d,饭前进行口服。所有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临床症状积分评价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记为0~3分,0分无症状,1分症状较轻,无需治疗;2分症状明显,可能需要采取治疗;3分症状严重,需要立即治疗[3]。疗效判定标准[4]:①显效:患者相关症状消退,血糖水平稳定,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相关症状缓解,血糖水平基本稳定,神经传导速度趋于正常。③无效:患者相关症状、血糖水平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过1个月治疗后,研究组中显效者有22例(52.38%),有效者有18例(42.86%),无效者有2例(4.76%);对照组中显效者有19例(45.24%),有效者有15例(35.71%),无效者有8例(19.05%),因此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中肢体麻木为(4.5±1.4)分,胸闷纳呆(4.7±1.5)分,腹胀不适(4.2±1.3)分;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4.8±1.5)分、(4.6±1.4)分与(4.4±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为(1.2±0.3)分、(1.5±0.4)分与(1.7±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2.9±0.9)分与(2.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经过随访发现,研究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4.76%),1例患者出现腹痛(2.38%);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过敏(7.14%),1例患者出现腹痛(2.38%),1例患者出现眩晕(2.38%),因此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发生率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增长,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以感觉、自主神经症状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问题[5]。若能够及时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病情快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百拇医药(孔德伟)
[关键词] 依帕司他;活血化瘀针刺;疗效观察;消渴病痹症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054-0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属于糖尿病中严重并发症之一,若糖尿病患者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极易产生微血管或者大血管病變,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安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在中医上属于消渴病弊症,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应严格按照辨证分型方式选择有效治疗方式。其中血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胸闷纳呆、腹胀不适以及头晕乏力等,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选择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在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中具有重要意义[1]。2016年7月—2017年8月该院展开研究,探讨依帕司他与活血化瘀针刺在血瘀阻络型消渴病弊病痹症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纳入的84例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2.7±2.4)岁,病程26~65 d,平均病程(43.1±3.3)d;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3.2±2.5)岁,病程25~68 d,平均病程(43.8±3.4)d。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均具有消渴病史,并经过临床诊断以及检查确诊为血瘀阻络型痹症。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精神状态较好,且意识清晰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安排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①研究中采取药物过敏者。②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④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
1.2 方法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活血化瘀针刺,确定患者膈俞、手三里、足三里、合谷、照海、大陵以及昆仑等穴位,严格按照捻转提插与泻法在膈俞进针,手三里按照提插泻法,而足三里采取提插补法,合谷、照海、大陵以及昆仑等穴位均按照平补平泻方式,留针时间控制在30 min,1次/d。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50 mg,国药准字H20050893)治疗,50 mg/次,3次/d,饭前进行口服。所有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临床症状积分评价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记为0~3分,0分无症状,1分症状较轻,无需治疗;2分症状明显,可能需要采取治疗;3分症状严重,需要立即治疗[3]。疗效判定标准[4]:①显效:患者相关症状消退,血糖水平稳定,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相关症状缓解,血糖水平基本稳定,神经传导速度趋于正常。③无效:患者相关症状、血糖水平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过1个月治疗后,研究组中显效者有22例(52.38%),有效者有18例(42.86%),无效者有2例(4.76%);对照组中显效者有19例(45.24%),有效者有15例(35.71%),无效者有8例(19.05%),因此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中肢体麻木为(4.5±1.4)分,胸闷纳呆(4.7±1.5)分,腹胀不适(4.2±1.3)分;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4.8±1.5)分、(4.6±1.4)分与(4.4±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为(1.2±0.3)分、(1.5±0.4)分与(1.7±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2.9±0.9)分与(2.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经过随访发现,研究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4.76%),1例患者出现腹痛(2.38%);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过敏(7.14%),1例患者出现腹痛(2.38%),1例患者出现眩晕(2.38%),因此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发生率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增长,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以感觉、自主神经症状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问题[5]。若能够及时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病情快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百拇医药(孔德伟)